一、东北三省地图
东北三省的地图:
东北三省又称“东三省”(与东北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东北清朝末年以后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名称和范围有所变化。东北三省在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三省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扩展资料:
明代以来东北有“关东”之称,清代始有“东三省”之称。虽然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设省之前,虽然是将军辖地,但“东三省”就已经是清朝对这一片区域的通称。
东北三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的窗口,毗邻的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在资源、市场、资本、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等方面各有所长。东北毗邻华北,有京、津等大都市支持。
东北三省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由于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冬季降雪,蒸发小,气候湿润,低地多沼泽(冷湿)。所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大部分在中温带,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三省
二、辽宁省地图各市的位置
辽宁省地图各市的位置有葫芦岛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解析辽宁省各市的地理位置。
1、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旅游胜地。葫芦岛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7′123°46′,北纬39°56′41°05′之间,463平方公里。
2、沈阳市位于辽宁省南部,是辽宁省的省会和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沈阳市地处东经122°25′124°20′,北纬40°48′43°02′之间,总面积12,948平方公里。
3、大连市位于辽宁省东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8′124°18′,北纬38°43′40°12′之间,总面积12,574平方公里。
4、鞍山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鞍山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00′124°30′,北纬40°40′42°10′之间,总面积9,252平方公里。
5、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城市。抚顺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2′125°24′,北纬41°49′43°11′之间,304平方公里。
6、本溪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铁矿工业城市。本溪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4′125°18′,北纬40°56′42°20′之间,693平方公里。
7、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部,是中国重要的边境城市和对朝开放的门户。丹东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2′125°41′,北纬39°43′41°17′之间,总面积7,269平方公里。
8、锦州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锦州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5′123°25′,北纬40°50′42°20′之间,812平方公里。
9、营口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石油化工基地。营口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0′123°00′,北纬39°50′41°10′之间,总面积7,815平方公里。
10、阜新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工业城市。阜新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9′124°13′,北纬41°43′43°21′之间,971平方公里。
11、辽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是中国重要的机械工业城市。辽阳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2°40′124°26′,北纬40°38′42°11′之间,385平方公里。
12、盘锦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和石油化工基地。盘锦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0′122°47′,北纬40°50′42°04′之间,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
13、铁岭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工业城市。铁岭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23°27′125°48′,北纬41°24′43°05′之间,总面积16,466平方公里。
14、朝阳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城市和旅游胜地。朝阳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24°11′,北纬41°23′43°02′之间,总面积19,671平方公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辽宁省
三、辽宁省地图
地理坐标处在东经118°53′至125°46′,北纬38°43′至43°26′之间,东西端直线距离最宽约550公里,南北端直线距离约550公里。辽宁省陆地面积14.5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1.5%。陆地面积中,山地面积8.72万平方公里,占59.8%;平地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33.4%;水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占6.8%。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万平方公里。辽宁省共辖14个地级市,其中计划单列市1个(大连),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57个市辖区、5个开放先导区(均在大连)、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辽宁省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大陆海[1]岸线全长2178公里,占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的12%,岛屿岸线长622公里占中国岛屿岸线总长的4.4%。近海分布大小岛屿 506个,岛屿面积187.7平方公里。沿黄海的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和大、小鹿岛等;沿渤海主要岛屿有菊花岛、大小笔架山、长兴岛、凤鸣岛、西中岛、东西蚂蚁岛、虎平岛、猪岛和蛇岛等。辽宁省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与山东省隔海相望。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濒浩瀚的渤海和黄海。地形地貌该省地势大体为北高南低,从陆地向海洋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于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地貌划分为三大区。 1.东部的山地丘陵区。此为长白山脉向西南之延伸部分。这一地区以沈丹铁路为界划分为东北部低山地区和辽东半岛丘陵区,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46%。东北部低山区,此为长白山支脉吉林哈达岭和龙岗山之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的山地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钢山位于抚顺市东部与吉林省交界处,海拔1347米,为本省最高点。辽东半岛丘陵区,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连山关,南至旅顺老铁山,长约340公里,构成辽东半岛的脊梁,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区内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滨,海岸曲折,港湾很多,岛屿棋布,平原狭小,河流短促。 2.西部山地丘陵区。由东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医巫闾山组成。山间形成河谷地带,大、小凌河发源地并流经于此,山势从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过渡,北部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狭长平原,与渤海相连,其间为辽西走廊。西部山地丘陵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9%。 3.中部平原。由辽河及其30余条支流冲积而成,面积为3.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25%。地势从东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辽东湾逐渐倾斜。辽北低丘区与内蒙古接壤处有沙丘分布,辽南平原至辽东湾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积沼泽洼地、漫滩和许多牛轭湖。气候特点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其中朝阳地区最多为2861小时,丹东地区最少为212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极端最高可达40℃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其中,最高为大连,最低为西丰。年平均无霜期130-- 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水文状况河流:境内有大小河流390多条,总长约16万公里。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该省的主要水系。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渤海;鸭绿江、大洋河、英那河、庄河、碧流河等注入黄海。海洋: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东侧临黄海,西侧环渤海,是中国水温最低,纬度最高的海域。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6.8万公顷。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江口、西至山海关老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