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氹仔和凼仔区别

这两者的区别有含义不同和用法不同。

1、含义不同:“氹仔”通常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字,如澳门的氹仔岛。“凼仔”在方言中有时表示小坑、水洼的意思,但在一些地方,“凼仔”也可能是一个地名。

凼仔 氹仔和凼仔区别

2、用法不同:“氹仔”常用于描述一个特定的地理位置或地名。“凼仔”在方言中可能用于描述地形或地貌特征。

二、凼仔岛的名称由来

在古代,凼仔有被称为“龙环”、“鸡颈”、“潭仔”、“龙头环”。但其葡文名称于字面上则与上述名称皆无关。

有传说指当年葡萄牙人于凼仔登陆,向当地人询问地名(“名称”/“名字”一词在葡文称为“Nome”,英文则称为“Name”)。由于双方言语不通,当地人把葡萄牙人发问“Nome?”听成“糯米?”,认为葡萄牙人在询问当地人会否售卖糯米,当地人于是回答“大把”(意即“大量”),音译变成葡文词语“Taipa”,葡萄牙人于是把该地方命名为“Taipa”。有趣的是,“Taipa”一词在葡文碰巧也解作“夯土”──葡萄牙人昔时建屋用材。

三、凼仔岛的读音

凼仔岛

读音:dàng zǎi dǎo

凼仔 氹仔和凼仔区别

凼仔岛简称凼仔(别称龙头湾、潭仔,旧称为龙环),葡文称为Ilhas na Taipa(估计从粤语“大把”(意即“大量”)音变而得名),澳门的地名,是组成澳门的三部分之一。(“凼”,汉语拼音为[dàng];澳门本地的“氹”为异体字,故中国大陆正式出版物多写做凼仔)。凼仔原为一个独立岛屿,现已和路环和路凼城连成一未命名岛屿。

凼仔古称潭仔、鸡颈、龙环、龙头环,位于澳门半岛南方约2.5公里处,西面与广东省珠海市的小横琴岛隔海相望,长约1.5公里,阔3.5公里,面积6.33平方公里,人口7000多人。凼仔岛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部为大凼山,西部为小凼山,中部是平地。大凼山海拔159.1米,是凼仔岛的最高点。凼仔岛的西北岸海水较浅。

位于澳门半岛以南,面积6.3平方公里。凼仔与澳门半岛之间的两条大桥是嘉乐庇总督大桥和友谊大桥。嘉乐庇总督大桥长2.6公里,友谊大桥长4.4公里。

凼仔岛上有丰富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其中位于凼仔岛北部的澳门大学,是澳门地区最顶尖的高校,也是港澳地区最优秀的大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