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side三个结局分别是什么
inside三个结局分别是什么如下:
1、小男孩跑到了一个满是水的实验室里面,之后拔掉了实验室中肉球身上的吸管并且钻了进去,之后小男孩就变成了这个肉球。肉球经过了一大段时间的逃亡,跑到了海边,之后在岸边躺了下来。
2、小男孩跑到了下图这个隐藏关卡之后,之后使用摇杆输入密码,正确密码是上、上、右、左、右、右、右、上、上、上、右、左、左、左。
3、进入隐藏关卡之后小男孩将右边的灯管拔了下来,然后整个空间都陷入了黑暗,最后小男孩抱膝蹲下,画面暗了下来。
游戏评测
1、这个游戏就是利用场景里所有可以互动的东西进行解谜而已,而且《Inside》的大多数谜题都设计得非常巧妙。除了菜单界面之外,玩家再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单词或者是汉字。
所有的剧情,全部都是通过画面来展现的。游戏的剧情和它的画面风格一样,实在是太过朦胧了。在玩过全篇之后,玩家也很难弄清楚它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Inside》是一款不可多得的解密类独立游戏,无论是谜题的设计还是黑暗压抑的风格,都让人印象无比深刻。
2、这个游戏画面是走的黑暗味道,其画面立体感强。在通关了《Inside》之后,伴随着玩家的是一阵阵袭来的空虚和漫无目的的纷杂的思绪,仿佛刚刚通关的并不是一款游戏,而是一部色调灰暗的短篇小说。小说的结尾戛然而止,给观众的是无尽的想象和四处蔓延开来的绝望。
游戏的整体色调依然十分灰暗,颜色的饱和度低,而且色彩灰度高,灰色调依然占据了画面的绝大部分。该作的绝大部分场景都建立在3D的立体场景上,尽管人物的移动依然还是横版设计,而会随着小男孩的移动微微晃动视角与镜头,场景的前中远景也存在频繁交流,给了游戏更大的活力。
扩展资料
在游戏的初期,《Inside》充满了现实的危机和自然的诡异,随着游戏的发展,又渲染出科技的恐怖,在游戏的过程中三种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风格同时袭来。再加上复杂的阴谋、神奇的景象和震撼的音乐,游戏全程高能,充满挖掘的趣味。
该作的每个场景都是经过精心地雕琢,从水面与水中的光影效果,到雨滴和水花,无不体现美术总监的艺术风格。游戏整体的画面风格主要是以灰色和黑色为主,少许鲜艳的色彩被运用在主人公和线索提示上。
二、inside三个结局怎么开启
《inside》三个结局开启方法步骤如下。
1、小男孩主要剧情关卡的最后,跳过平台,爬上楼梯,猫腰进入一个巨大的圆形机器中,进入到圆形机器进入到最后的隐藏界面,触发最终的大结局。
2、拔掉所有13个球体,然后在研究所里,一个巨大的球体会打开,进去之后走到头,然后和以前一样,拔掉里面看不见的球,然后回到玉米地,按“上上右左右右右上上上右左左左”的顺序拉,就能打开了。
3、进入隐藏关卡之后小男孩将右边的灯管拔了下来,然后整个空间都陷入了黑暗,最后小男孩抱膝蹲下,画面暗了下来。
三、inside游戏结局是什么意思
inside游戏结局意思是:最后吞噬主角的肉球其实就是母体,人类用它的细胞分裂出很多人,像克隆培养一样做出很多人,有人的形态的成功品。悬浮在空中的培养液的失败品(仔细看会看到有些没头有的缺胳膊少腿),而小男孩就是母体分裂出来的,具有自主意识的个体他的目的是让母体逃离人类的控制。
一开始小男孩还需要借助机器控制那些人偶越接近结局,小男孩都不需要机器,而且小男孩在被水中人偶连接上机器的那段,那个机器就是让人偶具有在水中长时间活动能力的机器,从这些看来小男孩和游戏里其他的人类完全不同。
正常的人类也不可能有他这种活动能力,抗摔他能不靠机器控制人偶,也是因为他们都是从母体上分裂出来的,只要用几次机器熟悉控制的感觉,自然而然就可以控制在小男孩解除所有限制母体的装置之后,母体吸收小男孩想要逃离这个基地。但是最终还是累倒在海边放弃挣扎,不过这暗示着宁可死亡也不放弃追求自由。
《Inside》是我们期待已久的Playdead工作室继《地狱边境》以后出品的又一力作,它的前10分钟在美妙、魔性和恐怖之间变来变去,有的时候会让这三种感觉同时袭来。
在此基础上,游戏还加入了复杂的阴谋、伟大的奇观和轰鸣的震撼,全程高潮从未放手。由丹麦独立游戏开发团队Playdead Studios制作、荣获各大奖项的独立游戏《Inside》2017年12月15日上架iOS,该团队曾经推出佳作《地狱边境》。
《Inside》于2018年6月28日登陆任天堂NS平台。
扩展资料:
游戏设定
一个男孩发现自己深深陷入了一个黑暗计划,孤身一人逃跑并遭到追击[6]
《Inside》的游戏故事具有出乎意料的转折可能会让玩家莫名其妙、怀疑困惑、无可言表,但它也会让你和好友对它表达的意义和这里产生热烈讨论。这是一段简短的旅程,但却是一段让人想要再次重温的旅程,包括里面的隐藏收集要素。
获奖记录
2016年7月,E3 2016大赏Game Critics Awards上获得最佳独立游戏。
2016年12月2日,获得了TGA 2016最佳艺术指导、最佳独立游戏奖项。
参考资料:inside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