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争中,轰炸机如何躲避导弹

以现代战争为例,轰炸机如果真正被导弹锁定,那么几乎没有任何躲避的可能。

轰炸机这种大型飞行器具有飞行速度慢、体积巨大等缺点,故而很容易被探测发现并锁定,在现代导弹的打击能力下,它们几乎没有躲避的可能性。

轰炸机战争(世界十大顶级轰炸机)

所以,轰炸机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绕开敌方的探测,以避免自己“见光死”。

以图-160轰炸机为例,它这种类型的轰炸机突出的是高速性能。属于“硬闯”类型。通过超音速高空\低空突袭,强行闯入敌方范围,实施轰炸后迅速逃跑。

美国的B-1B枪骑兵也是一样的道理,但近年来防空导弹的出现让这种类型的高速轰炸机日子有点难熬,它们更多的展示的是防空网外攻击模式,或者担任一些短距的防空压制任务。

相比野蛮的高速突袭,采用被动式的“隐身”技术来保护自身安全可能靠谱的多。只要藏得屌,导弹再牛也打不到。

雷达隐身技术在今天有点烂大街的意思,但对于轰炸机而言这并不是个陌生的东西。早在战斗机展示隐身技术之前,轰炸机就已经把这一招玩滥了。

轰炸机战争(世界十大顶级轰炸机)

但真正吃透这一概念的目前只有美国的B-2轰炸机。它采用飞翼式的布局,设计上从红外特征到雷达波特征统统进行了隐身处理,表面采用了吸波材料减弱雷达波的反射,是美国的战略中坚打击力量。

B-52这样的“爷爷”级轰炸机则也有自己的生存哲学。虽然它们既不隐身也飞不快,航电陈旧反应迟钝,但是它们仍然拥有“庞大”这一价值,再加上飞得高、飞得远、留空时间长,是天然的战略值班飞机。

那说到底它如何躲避导弹呢?那当然是——它压根不躲呀!1000公里的巡航导弹攻击范围让B-52永远处于安全区域内。即便被敌方突击,也仍然有大量的护航战机编队去负责对敌。普通情况下,除非你先有至少1000公里外对美军机群任务的实时探测能力,然后还要有本事在超视距范围识别并锁定B-52目标的能力,最后还得小心对方是不是先打了反辐射导弹。所以,距离也是避难的一大要素啊。只要躲的远,你砖头再硬也砸不中我。

我国的轰六K“战神”其实也是B-52这类翻新的老飞机,通过改造电子系统以及武器系统,大大提升了其远程打击能力,具有上千公里的攻击范围。只要做到“防区外发射”,那对方导弹几乎拿轰炸机一点办法都没有。

至于“飞豹”这样的战斗轰炸机,因为任务性质就在前线,所以免不了与对方的防空导弹以及战斗机碰面。所以无非还是战斗机脱身三件套:“撒弹-加力-降落伞”。撒了诱饵弹的同时开加力做大过载机动躲避,躲不了就干脆跳伞。

此外,大多数轰炸机都拥有核打击能力,甚至根本就是为了核战争而设计的,如果处于这种攻击任务下,导弹打不打得中,轰炸机躲不躲的开,已经没太大意义了。

二、重型轰炸机在未来战争中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有,并且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大国,都保留着战略轰炸机编制。

比如美国的B-52H、B-1B、B-2战略轰炸机。

俄罗斯的图-95和图-160战略轰炸机。

我国的主力轰炸机,轰6k在航程等很多方面是符合战略轰炸机标准的,但是因为航程等问题,并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目前我国的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轰-20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研发中。

战略轰炸机的存在对于大国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明争暗斗,战略轰炸机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战略轰炸机在很多方面和其他军用飞机相比,有其它飞机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巨大的载弹量、超远距离的航程、防区外的打击手段以及一些具备隐身能力的战略轰炸机,更是能悄无声息的飞临敌国国境内,执行完打击任务后安全撤离,并且,这类重型轰炸机也是大国核打击的一种手段,是具备三维一体核打击能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图注:日本航空自卫队升空监视俄空军图-95轰炸机

美俄在一些地区争议和冲突地区,往往会进行战略轰炸机部署,即使不飞到冲突争议国的上空进行凌空轰炸,战略轰炸机的部署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比如俄罗斯与日本存在岛屿争议问题上,俄罗斯就曾多次直接派出图-95轰炸机绕日本列岛飞行,日本航空自卫队长期都要疲于升空应对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的威慑性飞行。美国在入侵一些小国家的内战当中,也曾经大规模投入过战略轰炸机,对入侵国,造成了巨大损失。

图注:被美军精确制导炸弹“误炸”的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1999年5月8日,美国的战略轰炸机B-2轰炸机的三枚具备精确制导能力的JDAM炸弹轰炸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导致我国三名记者当场死亡,多名工作人员受伤。

具备隐身能力的轰炸机,可以一定程度上躲过敌国的侦测雷达,安全的抵达敌国空域,进行临空轰炸,超远的航程,可以让战略轰炸机进行洲际之外的跨区域打击,空中加油可以使得战略轰炸机的打击距离再上一层楼。

现在很多国家开始在轰炸机上加装巡航导弹,中国空军的轰-6k战神轰炸机,一共有6个机翼挂架,也就是说,可以装上6枚巡航导弹,配合长剑10改进的空射型巡航导弹长剑20的2000公里打击距离,使得轰-6k的打击距离提升到上万公里,2000公里的射程,也使得战略轰炸机可以在防区外(敌防空火力防御范围以外)对敌方实施精确打击,这是也是一种不小的威慑力。

三、既然可以出动轰炸机,那现代战争为什么还要使用火炮

因为便宜。

PLZ-45自行榴弹炮

传统意义上的火炮虽然精度较低、射程有限,但价格是十分便宜的,这其中除弹药价格外,发射平台的使用费用同样不高,如我国曾出口沙特的PLZ-45型自行榴弹炮。根据媒体报道,45门PLZ-45的价格为3.2亿美元,换算到单门大约是710万美元,这还是包含了雷达、指挥、通讯、保障等整套系统的价格,虽然看起来也并不便宜,但如和轰炸机相比还是非常划算的。

美军战机的每小时飞行成本

资料显示,美军近些年在反恐作战中,经常使用的MQ-9“死神”无人机每小时飞行成本约1500美元,像A-29“超级巨嘴鸟”这种螺旋桨攻击机的飞行成本每小时也需1000美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其采购、维护、弹药的价格,至于其它类型的战斗机、轰炸机,其每小时飞行成本则基本都在数万美元之上。

当然,战斗机或轰炸机能执行的任务也不是火炮可以比拟的,这样对比也是不太恰当的。同样,当在需要进行如巷战、阵地战、反恐、收复失地等作战任务,需近距离推进时,出动轰炸机也是不太合适的,除大批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外(这又会导致费用上升),否则还需非常小心的避免误伤事件发生,且轰炸机的出动相较于可单兵携带的迫击炮,汽车牵引或自行的榴弹炮等,在小规模范围内使用也是不太灵活的。

俄罗斯“军队-2017”国际军事技术论坛展出的ISIS自制火炮

综合来看,“现代战争”看起来虽是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武器的天下,但在实际的作战环境中,还是有许多可以用到火炮的地方,如近期在伊拉克、叙利亚针对极端组织ISIS的反恐作战中,除各式轰炸机进行轰炸外,在收复城镇的过程中,双方使用火炮的数量就非常多,俄罗斯甚至还有专门的展览展示收缴到的ISIS武装分子诸多的自制火炮。

此外,在不同的作战理念下,火炮还会得到不同的应用。如美国的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主武器,就是两门155毫米舰炮,其目的的就是在航母及“宙斯盾”舰作为后盾的情况下,在濒海地区通过火炮杀伤对方的沿岸目标,以此来降低战争费用。而作为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主火力的两门155毫米舰炮按设计,在使用LRLAP弹药的情况下,射程可达100海里(约185公里),圆概率误差小于20米。如该设计指标可以达成的话,这或许也代表了火炮的另一种发展及应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