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侑学围棋的网址!
tp://www.go-assistant.com/teach.htm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白子各180个为宜。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禁著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著点”,禁止下子。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著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计算胜负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一、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二、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又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於此数者为胜,小於此数者为负,等於此数者为和。
三、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贴子方式的终局
把提掉的子〈你提别人的〉放在敌方地中〈简称填子〉,再数我方地及敌方地即可〈敌方也要填你的子喔〉
参考资料:
回答者:niupa-魔法师五级 9-12 15:29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白子各180个为宜。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它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单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提子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禁著点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著点”,禁止下子。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著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活棋和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计算胜负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一、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二、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又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於此数者为胜,小於此数者为负,等於此数者为和。
三、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贴子方式的终局
把提掉的子〈你提别人的〉放在敌方地中〈简称填子〉,再数我方地及敌方地即可〈敌方也要填你的子喔〉
参考资料:
回答者:炼金术士钢-魔法师四级 3-7 20:57
围棋
围棋是一个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围棋蕴涵着古代哲学中一元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圆地方、十九农节气、三百六十周天之数等等含义,其变化丰富,意韵深远,魅力无穷。
今日,围棋已经走出国门,在亚洲的围棋人口有数百万人,在欧美国家也有不少人会下围棋。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大的空间可以落子,使到围棋的变化多得数不清,比中国象棋复杂多了。这就是围棋的魅力。下一盘围棋比下一盘中国象棋一般花的时间比较多,快则十五分钟,慢则要几天,多数时候下一盘棋需要一到二个小时。
多下围棋对人脑有帮助,可填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创艺,思想能力,判断能力,精神更集中。许多人也认为下围棋会让小孩子的学业进步,能更好的分析所学到的东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0、白子181个为宜。
第二条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活棋有两只或以上真眼。死棋没有两只真眼
第九条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1801/2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第二章竞赛规定
第一条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二条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二又四分之三子。
第三条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结束。
二、读秒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钟时各报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 X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四条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五条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六条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七条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已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八条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系掉落,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 1.移动之子挪回原处; 2.移动之子有效; 3.和棋 4.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第九条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条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十一条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如图3所示的“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把如图8或类似的情况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第十二条终局
一、轮走方确认终局,着手随之弃权,如对方不同意终局,可再下子。此时弃权方恢复着手权利,对局继续进行,直至双方确认终局。
二、双方都表示终局后,如棋盘上尚留有双方可争之点,按双活处理。
三、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必须对局者双方意见一致。如有争议,以实战解决。
第二十二条封棋
续弈时,封局方必须按封棋的点下子。如封棋之点已有棋子时,判弃权一次,轮对方下子。
第二十三条计时
在有计时制的比赛中:
一、一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判其弃权作负。
二、双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则判双方弃权作负。
三、一方或双方迟到均未超过规定时间,则在一方或双方时限内分别扣除各自的迟到时间。
四、提子时,必须把棋子提清后方可按钟,违者劝告或警告一次。但在读秒时,提子不计时间。
五、对局者用时(包括读秒)超过时限,一律判负。
六、读秒时间棋手离席,裁判员应按规定继续读秒计时,超时判负。棋手如急需离席,须在对方思考时提出,并征得裁判员同意,但每局只限一次。
第二十四条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在比赛中,无故中途退场,警告一次并申报大会组委会。
二、对局者如有妨碍他人思考的行为,给予劝告或警告一次。
三、对局者在比赛未终局时,查阅资料或与他人交谈棋势者,根据情节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第二十五条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前不久,中国围棋协会(以下简称协会)重新修订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引起全国各地的围棋爱好者和各省、市围棋工作者广泛关注,为使大家更加了解该文件的内容和修订的纲要,我们结合该文件的修订过程作如下解析。
2005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部分总局中心和省、直辖市体育局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介绍了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关于运动员上大学的一些最新的优惠政策。(详见教育部和总局的相关文件)重点强调了严格管理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等级的运动员今后在获取等级称号之前需要公示,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现在,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以下重点解读几处修订:
一、公示
1、获得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4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中国棋院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协会(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二、鉴定
1、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段位。
三、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四、证书
1、统一预定。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五、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自92年协会制定《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以来,这次是首次修订。13年来,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中国围棋协会
2005年9月20日
转自搜狐
围棋对弈被称为“手谈”,双方以落子作为语言进行交流,每手棋都传递着信息。
从战术上讲,围棋中有“金角银边草腹”之说。意指围取同样多的地,在棋盘角上可利用棋盘的两条边,所需子力(手数)最少;在棋盘边上只能利用棋盘的一条边,所需子力(手数)较多;在棋盘中腹没有边可利用,所需子力(手数)最多。故主流弈法多优先在棋盘角和边上围地。
围棋是一门经济学。不同于其他棋类项目以先擒获对方某种棋子为胜,追求达到目标的过程,围棋以控制地盘大者为胜方,追求数量的优势;而与其他棋类项目一样,围棋也是双方轮流下子,棋子及落子的机会就是棋手所掌握的稀缺资源。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有不同用途的稀缺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的科学。围棋研究如何把有限的子力资源配置好,以尽可能地满足棋手控制更大地盘的欲望。用己方的6枚棋子在角上围2目活棋是容易的,但资源配置效率却很低,对手的6枚棋子完全可以围出更多的活棋而获得优势。
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机会成本,鱼与熊掌不可得兼,鱼和熊掌互为机会成本,须作取舍。这在围棋特有的“打劫”中也有体现,劫争和劫材互为机会成本,亦须取舍,也适用比较利益原理。
实际上,取舍贯穿整个下棋过程,如果以中庸或‘和’的角度理解围棋就会有更多的对人生的体会。
不同于国际象棋和军际象棋、军棋等,棋盘上的子力数随棋局进展单调递减,绝不可能增加,围棋盘上的子力数除了被提吃外,一般随棋局进展而增加。故除了第一手棋外,每一手落子都是在原有局面子力存量基础上的增量,后续的每一手落子都要作一次边际分析,而边际分析正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
博弈论是从包括围棋等在内的各种游戏(game)中总结出来的,也适用于围棋。
经济学的另一个重要原理是较多的预期收益往往伴随着较大的风险,围棋亦如此。用己方的6枚棋子在角上围2目地是牢靠的,自己可在这2目地盘上作主,没有风险,区区2目地的收益却很低;而用同样的6枚棋子围出更多的地盘,收益是多了,但有时这样的地盘上就不一定能自己作主了,有被对手破除的风险。这与经济现象何其相似!
围棋有点像经济史上的圈地运动。
围棋起源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古人所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尧、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曾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公元前559年,卫国的国君献公被卫国大夫宁殖等人驱逐出国。后来,宁殖的儿子又答应把卫献公迎回来。文子批评道:"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用"举棋不定"这类围棋中的术语来比喻政治上的优柔寡断,说明围棋活动在当时社会上已经成为人们习见的事物。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鲜有记载。《西京杂记》卷三曾有西汉初年"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的记述,但这类记载亦是寥如星辰,表明当时围棋的发展仍比较缓慢。到东汉初年,社会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1952年,考古工作者于河北望都一号东汉墓中发现了一件石质围棋盘,此棋局呈正方形,盘下有四足,局面纵横各17道,为汉魏时期围棋盘的形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与汉魏间几百年频繁的战争相联系,围棋之战也成为培养军人才能的重要工具。东汉的马融在《围棋赋》中就将围棋视为小战场,把下围棋当作用兵作战,"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陈聚士卒兮,两敌相当。"当时许多著名军事家,像三国时的曹操、孙策、陆逊等都是疆场和棋枰这样大小两个战场上的佼佼者。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王粲,除了以诗赋名著于世外,同时又是一个围棋专家。据说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对围棋之盘式、着法等了然于胸,能将观过的"局坏"之棋,重新摆出而不错一子。
我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现在的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行围棋定制。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对有一定水平的"棋士",授予与棋艺相当的"品格"(等级)。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南史·柳恽传》载:"梁武帝好弈,使恽品定棋谱,登格者二百七十八人",可见棋类活动之普遍。现在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上述这些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围棋游艺技术的提高,为后来围棋游艺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向国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唐宋时期,可以视为围棋游艺在历史上发生的第二次重大变化时期。由于帝王们的喜爱以及其他种种原因,围棋得到长足的发展,对弈之风遍及全国。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第187号唐墓中出土的《仕女弈棋图》绢画,就是当时贵族妇女对弈围棋情形的形象描绘。当时的棋局已以19道作为主要形制,围棋子已由过去的方形改为圆形。1959年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出土的瓷质围棋盘,唐代赠送日本孝武天皇、现藏日本正仓院的象牙镶钳木质围棋盘,皆为纵横各19道。中国体育博物馆藏唐代黑白圆形围棋子,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的50枚黑白圆形棋子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围棋的变化和发展。
唐代"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是中国围棋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标志。所谓棋待诏,就是唐翰林院中专门陪同皇帝下棋的专业棋手。当时,供奉内廷的棋待诏,都是从众多的棋手中经严格考核后入选的。他们都具有第一流的棋艺,故有"国手"之称。唐代著名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及唐信宗时的滑能等。由于棋待诏制度的实行,扩大了围棋的影响,也提高了棋手的社会地位。这种制度从唐初至南宋延续了500余年,对中国围棋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
二、围棋起源自哪里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它棋类复杂深奥。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下围棋对儿童少年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围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第二条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终局
一、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没有两只真眼的棋都是死棋,应被提取。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有两只真眼或两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
第九条计算胜负
第一小条中国规则
1、贴3又3/4子的规则
第一步,把死子捡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叫做目)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目为单位),再数刚才那一方的子数并记录下来,再把目数和子数加起来。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
2、让先与让子
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第二小条日本规则和韩国规则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第二章竞赛规定
第一条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二条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第三条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
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结束。
二、读秒
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钟时各报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 X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四条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五条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六条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七条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已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八条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实是掉落的原因,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移动之子有效;和棋;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第九条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条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十一条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以“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将其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第十二条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编辑本段]围棋术语
飞门广子长双切引方手气立打平扑卡轧札目行吃
尖冲关夹曲托并压吊杀约地先收伸扳连攻补劫纽
形芇投步位拐虎征顶刺拦拆味松空狙退挺挡挖贴
封枷点挤竖拶拱持厚重轻举侵断消觊悔接粘盖望
掖捺弸勒兜盘崩着眼提镇搭渡联逼嵌握筋搪跳跨
碰罩滚跷置斡蜷聚撇墙靠觑毅踔薄
大飞大龙大关大眼大盘大跳小飞小尖小目小盘小侵子力上扳下扳
下侵飞压飞攻飞补飞枷飞封飞镇公活公气双活双关双打双虎双吃
双劫双盘内扳内气反夹反打反敲反提反吃反征反点反扳引征开拆
开劫开花不入长生长考长气见合见损气合气数方向手筋手割欠点
计算中线分先分投风铃太极打吃打劫打过打将打入打挂打谱叫吃
切断外扳外势外气包吃正征正着正应扑劫四劫台象半眼半先本手
巧着巧手失着对弈对杀让子先手先二先两后手死棋收后收气共话
尖顶尖封尖冲尖侵回夹回提曲镇托渡托角争劫寻劫场合有趣向背
次序自灭优势劣势行棋过门交换延气杀气扳头扳渡扳断连扳连劫
还夹还提纽断扭断闷吃攻击攻逼护断补断补劫劫争劫材劫活劫杀
找劫应劫抛劫投劫投子投入两劫两分两活两持局面步调弃子坚实
低位形崩龟甲妙手妙着妙棋冷着完胜完败伸气围空围地单关单劫
抱吃征子实地实利实空实眼孤棋废子废着定型定先盲点败线败着
虎口奇着奇手变着试着松着松气软着细棋受子受先拆棋肩冲肩侵
浅浸浅消转换治孤狙击净杀净吃净活终盘终局直胜挺头侵分侵入
侵消活棋追杀点眼点空点目结构厚壁残子顺序选点要点急所俗筋
俗手重复逆转便宜胜线胜着胜势矩形鬼手持棋饶子复局复盘倒扑
透点破眼造劫损劫套劫紧劫紧气浮子浮石浮棋速度配置恋子高位
钵形秤砣涩手弱着恶手敌手谈棋悔棋通型真眼虚夹虚实虚眼盖帽
盘征盆渡盘面象步象眼脱骨脱壳脱九脱先做眼做活做劫粘劫授子
弹性断点断眼崩溃崩形眼形眼位庸着假眼常型常先猜先续弈棋形
棋筋棋精棒粘帽子提劫提空装劫缓急缓着裂形硬腿强手嵌子欺着
骗着骗棋惜着搜根滚打感觉解剖简明愚形新手新型暗目填空数空
数目摆谱腾挪鼻顶鹗立疑问漏着瞎劫趣向撞气凝形整形整眼戴帽
一方地一手劫二段劫三连扳三段扳三羽乌大斜飞大局观大局感大头鬼
小斜飞万年劫天下劫天王山无忧劫无理棋不入子不计胜不战胜中盘胜
中局胜中押胜斗笠形长生劫双倒扑本身劫打劫活打劫杀生死劫台象形
对子棋让子棋北斗七关门吃回纹征回龙征先手劫先相先后手劫后手眼
后手死后中先多元劫团子棋扭羊头找劫材补劫材两手劫两手先两后手
连环劫求投场投场求胀牯牛胀死牛松气劫金井劫空三角试应手命令手
想思断穿象眼重鋂劫鬼头刀胜负手倒脱靴紧气劫紧对子宽气劫通盘劫
射子法桃花五接不归做劫材第一感梅钵形随手棋猜子法隔二关装倒扑
缓气劫循环劫猴子脸猴脸形赖皮劫摇槽劫舞剑劫疑问手
一石三鸟二五侵分三五侵分三六侵分三劫连环三劫循环中途半端长期打挂
手割分析双方先手双方后手打二还一四劫连环四劫循环自由让子形势判断
拆二单关拆二斜飞征子关系金鸡独立松气三角粘劫收后朝天拆二滚打包收
缠绕战术愚形三角愚形之筋
二连星布局、十王走马势、十九路棋盘、十六路棋盘、入腹争正面、三连星布局、
大眼杀小眼、小林流布局、千层宝阁势、双活不作地、分组循环制、手评十八局、
手批十八局、互挂型布局、中国流布局、公活烂包皮、乌龟不出头、长气杀有眼、
不完整曲四、不完整板六、四大景盘式、四大景盘字、四家世系谱、四连星布局、
四角星布局、对角星布局、对角型布局、对面千里势、平行型布局、未完成定式、
打单不打双、让子棋还子、耳赤之妙手、压强不压弱、有眼杀无眼、多局决胜制、
全队循环制、吴清源时代、两三三布局、秀策流布局、秀荣流布局、重屏会棋图、
总缔型布局、特殊型布局、起好手诸式、准先手官子、积分编排制、积分循环制、
斜行型布局、超一流棋手、程白水遗局、棋从断处打、棋从断处生、强迫抽签制、
错小目布局、擂争十番棋、蟹眼式布局、
一三五型布局、一子解双征图、一子解双征势、二子之头必扳、三大难解定式、
大雪崩型定式、应氏围棋规则、两打同情不打、弈乐园三十局、相对小目布局、
高中国流布局、
昭和一三五布局、六子沿边活也输、左右同形适其中、台象生根点胜托、
秀哉名人的小目、金角银边草肚皮、积分编排淘汰制、逢棋难处用小尖、
象眼尖穿忌两行、提子开花三十目
[编辑本段]段位和级位
棋手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级位来区分,分为职业段位、业余段位和业余级位。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业余段位按低到高是:1段、2段、3段、4段、5段、6段、7段、8段(日本授予业余围棋世界冠军的荣誉称号)
业余级位按低到高是:30级、29级、28级、……、3级、2级、1级
2005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部分总局中心和省、直辖市体育局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介绍了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关于运动员上大学的一些最新的优惠政策。(详见教育部和总局的相关文件)重点强调了严格管理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等级的运动员今后在获取等级称号之前需要公示,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现在,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一、公示
1、获得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4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中国棋院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协会(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二、鉴定
1、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段位。
三、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四、证书
1、统一预定。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五、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自92年协会制定《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以来,这次是首次修订。13年来,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编辑本段]围棋的头衔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以前还举办过棋王和棋圣。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韩国的头衔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等。
日本有七大头衔:棋圣、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圣(碁圣)、王座、天元。
日本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分别为: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本因坊算砂(1559-1623)是京都寂光寺的高僧,是近世日本围棋开山鼻祖,也是本因坊家始祖,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直接相关。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也是个棋迷,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当晚子夜,部将明智光秀反叛,织田信长和其子信忠死于乱箭烈火之中。这就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变。所以直到今天,日本棋坛还有三劫不祥的说法。
日海此人极讲义气,在叛军还正得势的风头上,公开召集僧众为织田父子作水陆道场,大张旗鼓地为信长父子祈求冥福。时人皆认为日海此举危险,日海却义无反顾,其勇气确实值得钦佩。不久后丰臣秀吉回师平叛明智光秀,闻得日海的义行,十分钦佩。丰臣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这便是本因坊一门的由来。
丰臣秀吉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每年拨给300石禄米的津贴,由国家出钱把棋手供养起来。就于现在的“国家棋院”了。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现在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贡献也最大。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日本的围棋史我们今天看来象是小说,很有意思。但是在当年,是棋手性命相搏的战场。如果你知道这些历史,看《棋魂》会更有意思。
[编辑本段]围棋的赛事
国内棋战
中国天元战
中国名人赛
全国个人赛
中国新人王战
招商银行杯
阿含桐山杯
理光杯
倡棋杯
烂柯杯
西南王赛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
世界棋战
七大杯赛:春兰杯、应氏杯、富士通杯、丰田杯、三星杯、LG杯、BC卡杯
团体赛: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正官庄杯女子围棋锦标赛
中日棋战
中日天元对抗赛
中日新锐对抗赛
NEC杯中日对抗赛
阿含桐山杯
中韩棋战
中韩天元对抗赛
中韩新人王战
[编辑本段]职业围棋棋手
中国:
聂卫平、马晓春、俞斌、江铸久、芮乃伟、罗洗河、常昊、周鹤洋、古力、陈耀烨、周睿羊、孔杰、朴文垚、丁伟、刘小光、刘星、谢赫、柁嘉熹、王煜辉、刘菁、王汝南、陈祖德等。
日本:
吴清源、木谷实、小林光一、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王立诚、坂田荣男、赵治勋、林海峰、万波佳奈、梅泽由香里等。
韩国:
刘昌赫、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朴永训、崔哲瀚、姜东润、睦镇硕、韩尚勋、赵汉乘等。
中华台北:
周俊勋等。
三、围棋是什么意思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
围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阔的落子空间,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其它棋类复杂深奥。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控制力。下围棋对儿童少年的智力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使他们能更好的分析事物。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围棋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19×19=361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点”)。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圆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天元”。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圆形。棋子的数量以黑子181、白子180个为宜。
第二条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第四条——提子。
第四条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
第五条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第六条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终局
一、无单官或其他官子时,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另一方中盘胜
第八条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没有两只真眼的棋都是死棋,应被提取。终局时,经双方确认,有两只真眼或两只真眼以上都是活棋,不能提取。
第九条计算胜负
第一小条中国规则
1、贴3又3/4子的规则
第一步,把死子捡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叫做目)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目为单位),再数刚才那一方的子数并记录下来,再把目数和子数加起来。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
2、让先与让子
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第二小条日本规则和韩国规则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最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
第二章竞赛规定
第一条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第二条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第三条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一、时限
根据比赛性质的不同,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可用时限。棋手用时不得超过规定时限。规定一局棋的时限可长可短,基层比赛可规定为1-2小时,全国比赛要求在一天之内结束。
二、读秒
在采用读秒的比赛中,应事先规定在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全国比赛保留五分钟读秒,基层比赛亦可保留一分钟开始读秒。读秒时,凡一步棋用时不足一分钟的不计时间。每满一分钟则在保留时间内扣除一分钟,但不得用完规定时间。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在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一分钟时各报秒一次。每扣除保留的一分钟,裁判员应及时通知棋手“还剩 X分钟”。最后一分钟读秒的方式是30秒、40秒、50秒、然后1、2、3、4、5、6、7、8、9...以准确的语声逐秒报出。最后的报法是“10,超时判负”。快棋比赛的读秒办法,可根据具体情况由竞赛大会另作规定。
第四条终局
一、除总则第七条的规定外,凡比赛一方弃权或因各种原因被裁判员判负、判和的对局,也作终局处理。
二、双方确认的终局,确认的次序应是,先由轮走方,后是对方以异色棋子一枚放于已方棋盘右下角的线外。
第五条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如一日制比赛,中午须暂停等)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重大的比赛,可采用封棋制度,当比赛到规定的封棋时间,而对局尚未结束。已下过子的一方应立即退场,轮下子的一方思考后,把准备下的点写在记录纸上,然后密封交裁判员。续赛时,裁判员当场启封,按所标记的位置下子,比赛继续进行。
第六条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二、比赛时,对局者不得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三、比赛中,对局者不得和其他人议论对局的棋势,或查阅有关资料。
四、比赛中,对局者不得随意在赛场来回走动,观看他人的棋局。
五、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第七条对局者的权利和义务
一、读秒时,有询问已方还剩几分钟的权利。
二、如出现足以妨碍自己正常比赛的现象或发现问题,有向裁判员提出意见的权利。但除较紧迫的事件外,对局者应在自己走棋的时间内提出。
三、终局计算胜负时,对局者有要求纠正数子和计算胜负失误的权利。
四、裁判员作出判决,对局者必须服从,如有疑义应通过组织程序立即向大会提出申诉。
五、对局者有遵守赛场纪律的义务。
六、在对手离席时下的子,有告诉对方棋子下在哪里的义务。
七、比赛终局后,对局者有整理好棋具和立即退场的义务。
第八条行棋
一、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走二步,判连走二步者为负。二、棋子下完后,又从棋盘上拿起下在别处。判棋子放回原处,警告一次。如棋子确实是掉落的原因,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
三、对局中途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征得对局者一致意见后,可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或者判移子有效。在对局者意见不一致时,应立即报请裁判长处理。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移动之子挪回原处;移动之子有效;和棋;重下;如属故意移子,应判移子者为负。
四、对局中,因外界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棋局散乱,应经双方复盘确认后,继续比赛。如双方没有能力复盘,则判和或重下。如对局者确属无意散乱了棋局,可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如对局一方故意散乱棋局,判负。
第九条提子
下子后,误将对方有气之子提取,判误提者警告一次,把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第十条禁着点
棋子下子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十一条全局同形再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以“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将其作为不能终局的理由。
第十二条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编辑本段]围棋术语
飞门广子长双切引方手气立打平扑卡轧札目行吃
尖冲关夹曲托并压吊杀约地先收伸扳连攻补劫纽
形芇投步位拐虎征顶刺拦拆味松空狙退挺挡挖贴
封枷点挤竖拶拱持厚重轻举侵断消觊悔接粘盖望
掖捺弸勒兜盘崩着眼提镇搭渡联逼嵌握筋搪跳跨
碰罩滚跷置斡蜷聚撇墙靠觑毅踔薄
大飞大龙大关大眼大盘大跳小飞小尖小目小盘小侵子力上扳下扳
下侵飞压飞攻飞补飞枷飞封飞镇公活公气双活双关双打双虎双吃
双劫双盘内扳内气反夹反打反敲反提反吃反征反点反扳引征开拆
开劫开花不入长生长考长气见合见损气合气数方向手筋手割欠点
计算中线分先分投风铃太极打吃打劫打过打将打入打挂打谱叫吃
切断外扳外势外气包吃正征正着正应扑劫四劫台象半眼半先本手
巧着巧手失着对弈对杀让子先手先二先两后手死棋收后收气共话
尖顶尖封尖冲尖侵回夹回提曲镇托渡托角争劫寻劫场合有趣向背
次序自灭优势劣势行棋过门交换延气杀气扳头扳渡扳断连扳连劫
还夹还提纽断扭断闷吃攻击攻逼护断补断补劫劫争劫材劫活劫杀
找劫应劫抛劫投劫投子投入两劫两分两活两持局面步调弃子坚实
低位形崩龟甲妙手妙着妙棋冷着完胜完败伸气围空围地单关单劫
抱吃征子实地实利实空实眼孤棋废子废着定型定先盲点败线败着
虎口奇着奇手变着试着松着松气软着细棋受子受先拆棋肩冲肩侵
浅浸浅消转换治孤狙击净杀净吃净活终盘终局直胜挺头侵分侵入
侵消活棋追杀点眼点空点目结构厚壁残子顺序选点要点急所俗筋
俗手重复逆转便宜胜线胜着胜势矩形鬼手持棋饶子复局复盘倒扑
透点破眼造劫损劫套劫紧劫紧气浮子浮石浮棋速度配置恋子高位
钵形秤砣涩手弱着恶手敌手谈棋悔棋通型真眼虚夹虚实虚眼盖帽
盘征盆渡盘面象步象眼脱骨脱壳脱九脱先做眼做活做劫粘劫授子
弹性断点断眼崩溃崩形眼形眼位庸着假眼常型常先猜先续弈棋形
棋筋棋精棒粘帽子提劫提空装劫缓急缓着裂形硬腿强手嵌子欺着
骗着骗棋惜着搜根滚打感觉解剖简明愚形新手新型暗目填空数空
数目摆谱腾挪鼻顶鹗立疑问漏着瞎劫趣向撞气凝形整形整眼戴帽
一方地一手劫二段劫三连扳三段扳三羽乌大斜飞大局观大局感大头鬼
小斜飞万年劫天下劫天王山无忧劫无理棋不入子不计胜不战胜中盘胜
中局胜中押胜斗笠形长生劫双倒扑本身劫打劫活打劫杀生死劫台象形
对子棋让子棋北斗七关门吃回纹征回龙征先手劫先相先后手劫后手眼
后手死后中先多元劫团子棋扭羊头找劫材补劫材两手劫两手先两后手
连环劫求投场投场求胀牯牛胀死牛松气劫金井劫空三角试应手命令手
想思断穿象眼重鋂劫鬼头刀胜负手倒脱靴紧气劫紧对子宽气劫通盘劫
射子法桃花五接不归做劫材第一感梅钵形随手棋猜子法隔二关装倒扑
缓气劫循环劫猴子脸猴脸形赖皮劫摇槽劫舞剑劫疑问手
一石三鸟二五侵分三五侵分三六侵分三劫连环三劫循环中途半端长期打挂
手割分析双方先手双方后手打二还一四劫连环四劫循环自由让子形势判断
拆二单关拆二斜飞征子关系金鸡独立松气三角粘劫收后朝天拆二滚打包收
缠绕战术愚形三角愚形之筋
二连星布局、十王走马势、十九路棋盘、十六路棋盘、入腹争正面、三连星布局、
大眼杀小眼、小林流布局、千层宝阁势、双活不作地、分组循环制、手评十八局、
手批十八局、互挂型布局、中国流布局、公活烂包皮、乌龟不出头、长气杀有眼、
不完整曲四、不完整板六、四大景盘式、四大景盘字、四家世系谱、四连星布局、
四角星布局、对角星布局、对角型布局、对面千里势、平行型布局、未完成定式、
打单不打双、让子棋还子、耳赤之妙手、压强不压弱、有眼杀无眼、多局决胜制、
全队循环制、吴清源时代、两三三布局、秀策流布局、秀荣流布局、重屏会棋图、
总缔型布局、特殊型布局、起好手诸式、准先手官子、积分编排制、积分循环制、
斜行型布局、超一流棋手、程白水遗局、棋从断处打、棋从断处生、强迫抽签制、
错小目布局、擂争十番棋、蟹眼式布局、
一三五型布局、一子解双征图、一子解双征势、二子之头必扳、三大难解定式、
大雪崩型定式、应氏围棋规则、两打同情不打、弈乐园三十局、相对小目布局、
高中国流布局、
昭和一三五布局、六子沿边活也输、左右同形适其中、台象生根点胜托、
秀哉名人的小目、金角银边草肚皮、积分编排淘汰制、逢棋难处用小尖、
象眼尖穿忌两行、提子开花三十目
[编辑本段]段位和级位
棋手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级位来区分,分为职业段位、业余段位和业余级位。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业余段位按低到高是:1段、2段、3段、4段、5段、6段、7段、8段(日本授予业余围棋世界冠军的荣誉称号)
业余级位按低到高是:30级、29级、28级、……、3级、2级、1级
2005年初,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部分总局中心和省、直辖市体育局派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介绍了总局和国家教育部关于运动员上大学的一些最新的优惠政策。(详见教育部和总局的相关文件)重点强调了严格管理运动员技术等级的重要性,并要求相关等级的运动员今后在获取等级称号之前需要公示,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现在,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一、公示
1、获得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4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中国棋院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协会(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二、鉴定
1、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段位。
三、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四、证书
1、统一预定。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五、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自92年协会制定《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以来,这次是首次修订。13年来,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编辑本段]围棋的头衔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天元、名人和新人王。以前还举办过棋王和棋圣。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韩国的头衔有:天元、新人王、王中王等。
日本有七大头衔:棋圣、本因坊、名人、十段、小棋圣(碁圣)、王座、天元。
日本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分别为: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本因坊算砂(1559-1623)是京都寂光寺的高僧,是近世日本围棋开山鼻祖,也是本因坊家始祖,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直接相关。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也是个棋迷,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当晚子夜,部将明智光秀反叛,织田信长和其子信忠死于乱箭烈火之中。这就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变。所以直到今天,日本棋坛还有三劫不祥的说法。
日海此人极讲义气,在叛军还正得势的风头上,公开召集僧众为织田父子作水陆道场,大张旗鼓地为信长父子祈求冥福。时人皆认为日海此举危险,日海却义无反顾,其勇气确实值得钦佩。不久后丰臣秀吉回师平叛明智光秀,闻得日海的义行,十分钦佩。丰臣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这便是本因坊一门的由来。
丰臣秀吉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每年拨给300石禄米的津贴,由国家出钱把棋手供养起来。就于现在的“国家棋院”了。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现在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贡献也最大。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日本的围棋史我们今天看来象是小说,很有意思。但是在当年,是棋手性命相搏的战场。如果你知道这些历史,看《棋魂》会更有意思。
[编辑本段]围棋的赛事
国内棋战
中国天元战
中国名人赛
全国个人赛
中国新人王战
招商银行杯
阿含桐山杯
理光杯
倡棋杯
烂柯杯
西南王赛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
世界棋战
七大杯赛:春兰杯、应氏杯、富士通杯、丰田杯、三星杯、LG杯、BC卡杯
团体赛: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正官庄杯女子围棋锦标赛
中日棋战
中日天元对抗赛
中日新锐对抗赛
NEC杯中日对抗赛
阿含桐山杯
中韩棋战
中韩天元对抗赛
中韩新人王战
[编辑本段]职业围棋棋手
中国:
聂卫平、马晓春、俞斌、江铸久、芮乃伟、罗洗河、常昊、周鹤洋、古力、陈耀烨、周睿羊、孔杰、朴文垚、丁伟、刘小光、刘星、谢赫、柁嘉熹、王煜辉、刘菁、王汝南、陈祖德等。
日本:
吴清源、木谷实、小林光一、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加藤正夫、藤泽秀行、王立诚、坂田荣男、赵治勋、林海峰、万波佳奈、梅泽由香里等。
韩国:
刘昌赫、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朴永训、崔哲瀚、姜东润、睦镇硕、韩尚勋、赵汉乘等。
中华台北:
周俊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