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荀彧提出的 驱虎吞狼之计是什么
驱虎吞狼之计,虎是指刘备,狼是指吕布,让他两家自相残杀。
在曹操引客进许都的时候,众谋士都聚集在一起商量今后的作战策略,有人指出在这个时候,刘备和吕布的势力都不容小觑,若是这二人联合起来同时进攻,那就是现在的心腹大患,又询问曹操有什么好的计谋可以化解这次的难题。荀彧就出计谋说“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荀彧因为同时了解刘备和吕布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由此便推算出二人将要有的作为,并且同时利用刘备对汉室的忠诚之心和吕布贪婪自负的特点,使计让二人虎狼相争,在两败俱伤之时,曹操一方不战反胜,坐收渔翁之利。
扩展资料
荀彧早年被称为“王佐之才”,初举孝廉,任守宫令。后弃官归乡,又率宗族避难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为其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服毒自尽),年五十。获谥敬侯,后追赠太尉。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获其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参考资料驱虎吞狼百度百科荀彧百度百科
二、《三国演义》中的“二虎竟食”和“驱虎吞狼”之计是如何
“二虎竟食”:原文“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因密与一书,教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就是以徐州牧的职位诱使刘备杀吕布,如果成功刘备没有了吕布扶持,如果不成功,吕布耶会反过来杀刘备。总之,二人不会同心了。
驱虎吞狼”:原文“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就是挑起刘备与袁绍的斗争,导致徐州空虚的状态,这样吕布见徐州空虚则会乘虚夺取徐州。驱吕布而吞刘备。
三、什么是驱虎吞狼之计
“驱虎吞狼之计”意谓令此攻彼也。简单说就是使之两方对立相残杀,以让第三方坐收渔人之利。类似于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但不尽相同。“驱虎吞狼之计”从字面不难理解,即驱使老虎去对付野狼,"驱虎吞狼"的操作者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和手段,否则虎害大于狼害,后患无穷。
驱虎吞狼”也并完全不是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在历史上,它其实是同时掌握了刘备、吕布、袁术三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并且运用刘备的忠厚老实,吕布的无谋多疑、袁术的逞强好胜来达到调动他们互相拼杀的目的。
“驱虎吞狼之计”的具体历史故事:荀彧首先先给袁术发一密书,说刘备要来打你的地盘,引起袁术的怒火。然后再给刘备一道明旨,要他去打袁术,这样两家就火拼起来了。这时,荀彧料定吕布肯定不会不闻不问,他肯定要对徐州动手。就这样无论谁胜谁负,对曹操都是有利的。
驱虎吞狼之计出自《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次日,玄德送使命回京,就拜表谢恩,并回书与曹操,只言容缓图之。使命回见曹操,言玄德不杀吕布之事。操问荀彧曰:“此计不成,奈何?”彧曰:“又有一计,名曰驱虎吞狼之计。”操曰:“其计如何?”彧曰:“可暗令人往袁术处通问,报说刘备上密表,要略南郡。术闻之,必怒而攻备;公乃明诏刘备讨袁术。
两边相并,吕布必生异心:此驱虎吞狼之计也。”操大喜,先发人往袁术处;次假天子诏,发人往徐州。虎象征吕布,狼象征刘备,都是曹操的心头大患。吕布寄居在刘备处,且心怀鬼胎。此计就是借用天子的名义调走刘备的军队攻打袁术,让徐州后方空虚,吕布必然趁机夺下徐州。
扩展资料:
“驱虎吞狼”的具体实例
例一:
荀彧同时掌握了刘备、吕布、袁术三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并且利用刘备对汉室的忠诚、吕布的贪婪自大和袁术的逞强好胜来达到调动他们互相攻伐。
例二:
东汉未年,大将军何进召董卓入京勤王,后被十常侍计杀,董卓入京后,祸乱后宫,扰乱朝纲.引得朝野不满,群雄割据,东汉灭亡。
例三:
益州牧刘璋,想藉刘备之力,抵抗张鲁、曹操。不料被庞统用计,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刘璋不得已于214年投降,被流放至荆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驱虎吞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