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撑杆跳规则
撑杆跳的规则如下:
1、在开始比赛之前,组委会会安排运动员进行抽签,以决定每人试跳的次序。正式进行到比赛时间时,任何人不得在助跑道上再进行撑竿跳高一切技术性的练习。比赛时,运动员可要求前后移动撑竿跳高架的立柱或横杆托。
2、如果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试跳时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到原来位置上,裁判都会判其试跳失败。当运动员越过横杆时,横杆没有停留在原横杆托上时,也视为运动员试跳失败。在越过横杆之前,运动员身体的任何部位与所用撑杆及插斗前壁上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和落地区有接触时,都可能导致横杆从横杆托上滑落,致使试跳失败。
3、运动员在起跳点起跳后,如果双手交换了握杆的位置,这在比赛中是不允许的,如果运动员出现此种行为,裁判应判其违规,宣布其试跳失败。当横杆的朝向远离撑杆或向撑杆起跳架的方向倾倒时经发现并报告裁判后,允许有人对横杆的位置进行校正,否则在比赛开始之前,不允许任何人接触横杆。
4、正式比赛中,横杆每次上升的高度不少于5厘米,允许运动员使用自备撑杆。除了手上有开放性损伤需要用医用纱布包扎外,不得有带子出现在手上,但运动员可在手上蘸比赛规定使用的物质以利于双手抓握横杆。
撑竿跳高的介绍:
撑竿跳高是一项运动员经过持竿助跑,借助撑竿的支撑腾空,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后越过横杆的运动。古代人类为了适应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在同大自然进行斗争中,常利用手中的木杆或尖矛,跳越沟渠或小河等障碍。人们通常认为近代撑竿跳高即由古代撑杆跳越演变而来。撑竿跳高作为锻炼身体的手段是18世纪中叶在德国学校中开始的。
19世纪,欧洲部分国家开始了撑竿跳高比赛。1896年,男子撑竿跳高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20世纪80年代,撑竿跳高的优势开始转向欧洲,撑竿跳高运动员谢尔盖·布勃卡打破了美国和法国运动员长期垄断的局面。2000年,女子撑竿跳高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世界撑竿跳高运动的最高组合机构是世界田径,该组织机构于1912年成立,主要职责是在全球开展田径运动等。在中国,撑竿跳高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田径协会,该组织机构于1954年成立,宗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指导和推动中国田径运动的发展等。
二、撑杆跳是什么原理
撑杆跳原理:运动员带杆起跑,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杆弯曲,运动员动能转化为杆的弹性势能;杆恢复原状,杆的弹性势能转化为运动员的机械能(重力势能和动能);运动员从最高点开始下落,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他的动能;运动员落到缓冲装置,他的动能转化为缓冲装置的内能。
撑竿跳高在刚成为田径项目时,所使用的撑竿是以木材制造,最高成绩为3.30米。
撑竿跳高的立柱与跳高的立柱并非相同,前者运动的距离称之为架距,架子可以向落地区的最大运动距离为80厘米,而后者的最大运动距离是不多于40厘米,运动员可以自行选择距离。
扩展资料: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将撑竿插在插斗内起跳;起跳离地后,握在撑竿上方的手不得向上移动或将原来握在下方的手移至上方的手以上;可以在规定的任一起跳高度上试跳,但每一高度只有3次试跳机会。
有三角形以及圆形两种种类,撑竿跳高所有的横竿多是三角形,每边的宽度为2.8厘米至3厘米,而圆形横竿每边直径为2.5厘米至3厘米。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
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撑竿跳高
三、什么叫撑杆跳
撑杆跳高
撑竿跳高是田径运动技术最复杂项目之一。运动员持竿助跑起跳后,借助撑竿的支撑,在撑竿上连续完成十多个复杂的动作,然后越过横杆。练习撑竿跳高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对提高速度,弹跳力,灵巧和协调性等素质,对培养勇敢顽强、机敏果断等意志品质,都有积极的意义。撑竿跳高运动,深受体育爱好者的喜爱,每次比赛,往往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现代的撑竿跳高运动是由原始的撑竿跳跃演变而来的。在古代,人们为了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交通设备极不完善的条件下,就曾用木棍撑过河沟和不高的障碍,后来在军队中用撑竿跳过战壕、矮墙等办法作为训练士兵战斗技能的手段。在十八世纪中叶,德国学校体育教材中出现了撑竿跳高的内容,到了十九世纪,欧洲有些国家开始了撑竿跳高的比赛。直到一八一七年才有了第一个撑竿跳高纪录(2.92米)。当时是用前端装有尖头的木竿做撑竿进行练习和比赛的,运动员助跑后把竿头插在地上起跳,沿着撑竿向上爬,当撑竿将要倾倒时,迅速越过横杆,落在铺有沙子的地面上。在一八八九年规则规定:不许运动员在起跳离地后双手交换上爬。一九零六年时,有人在助跑起跳离地后,采用摆体的技术,跳过了3.78米的高度、创造了用木竿跳的最高纪录。
由于木竿质硬、量重、弹性差,影响成绩的提高,一九零九年开始采用了竹竿。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上采用了木制的插斗和沙坑。一九四二年有人跳过了4.77的高度,创造了用竹竿跳的最高纪录。
竹竿虽然重量较轻,有一定的弹性,但是握竿点到了4米以上时容易折断,因此一九三零年开始有人试用了金属撑竿。一九五二年以后,铝合金撑竿被各国运动员广泛采用。一九六一年时,有人用金属撑竿跳过了4.83米的高度。
金属撑竿虽然坚固,不易折断,但是性能硬,弹性差,不易提高握竿点,从而影响成绩的继续提高。早在一九四八年就有少数运动员开始试用化学纤维制成的尼龙撑竿,到一九六二年国际田联承认用尼龙撑竿创造的成绩以后这种器材就被世界各国撑竿跳高运动员广泛采用。随着撑竿跳高技术的发展和成绩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其他器材设备的改革。一九六零年用海绵坑代替了沙坑,改进了插斗壁的角度和撑竿跳高架子,世界纪录一破再破,到一九七六年,有人用尼龙撑竿创造了5.70米的世界纪录。一九八零年法国人把纪录提高到5.78米。现在男子撑杆跳高的世界纪录(6.14米)是由前苏联运动员布勃卡保持的。
与女子三级跳远一样,女子撑杆跳高也是近几年才开展的运动,我国女运动在这个项目上有着较强的竞争能力,并曾经创造过世界纪录。目前的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分别为4.33米和5.06米。
撑竿跳高的完整技术是由持竿助跑、准备起跳和起跳、悬垂摆体和后仰举腿、引体转体和腾越过杆、落地等一系列密切联系的复杂动作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