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视工业的介绍

广义上,影视工业指:围绕影视作品所进行的生产、营销、发行、后产品开发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厂商及相关服务所构成的工业体系。狭义上,影视工业指:围绕影视作品的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及服务:包括前期制作、后期制作、成品制作等环节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服务及厂商等所构成的影视生产工业体系。可以看出,中国的影视工业化,狭义上说尚处在初级阶段,广义上说则处在低级阶段。如何看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影视工业化是否成熟?1、咨询业:影视产业咨询业的成熟是最重要的标志。2、专业化:各环节的专业化程度:设备,技术,人员等等。3、影响力:在一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小:经济产值,文化产值,软实力4、法制环境:法制环境是否完备。5、生产能力:是否具有相当的影视作品产量。

二、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怎么样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还不错的,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Nanchong Film Industry Vocational Academy),是一所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复、由北京国映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北京电影学院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高专)学院。具体从三大方面进行介绍:

影视工业网,影视工业的介绍

一、关于校园设备: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与建设,设立了电影特效、音效、动漫、电影美术、影视后期制作、VR技术应用等工作室,教学设施完备,使学院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是南充“大学城”规划建设的第一所高校。

校园规划占地1000亩,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规划建设规模38万平方米,学校设计现代,理念超前,两轴、三中心、四片区的布局使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成为一个具有电影风格的主题景观。

二、关于专业设置: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共设置表导系、摄影系、动画系、美术系、制片管理系、录音系六大院系,专业设置按有关规定报批,初期设置戏剧影视表演、摄影摄像技术、动漫制作技术、录音技术与艺术、影视制片管理、影视美术六大专业。

影视工业网,影视工业的介绍

三:关于学费情况:

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学费:普通类专业有3700元、4100元、5400元、8000元等不同标准,艺术类专业有5000元、5900元等同标准。

拓展一下:

1、根据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可知,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是一所好就业的大学。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就业率是90%,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学生在毕业后有29%进入了房地产行业、20%进入了互联网行业,还有8%的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毕业生进入了金融投资行业,6%的学生进入了教育培训行业。

2、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2022年在四川省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150分、文科150分。

综上所述: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就业前景及工资待遇都还不错。建议你报考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王牌专业,在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优秀老师的带领下学有所成,最终找到自己满意的好工作、成为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的优秀校友。

三、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在什么地方

近年来,电影工业化作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一大趋势被屡屡提及,然而何为电影的工业化,业界并没有达成明确的共识。6月17日下午,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第二天,多位电影业界名人齐聚金爵电影论坛,围绕“中国电影工业化之路”进行了丰富而精彩的交流。

论坛分为上下场,包括导演郭帆和韩延、派拉蒙影业未来学家泰德·席洛维茨(Ted Schilowitz)、完美威秀娱乐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秋兴(Ellen R. Eliasoph)、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兼淘票票总裁李捷、开心麻花影业董事长刘洪涛、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阿里巴巴影业副总裁吴倩在内的多位业界名人出席论坛,由盐之影业CEO乔青山(Jonah Greenberg)担任主持。这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次出现外国人用中文主持的情况。而当日参与论坛的外国嘉宾,大多都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顺利地展开了一场针对中国的国际化讨论。

工业化的第一要素首先是技术。派拉蒙影业未来学家泰德·席洛维茨(Ted Schilowitz)提出,电影诞生130年来,一直随着技术曲线起起落落,也一直走在技术前沿。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一切会改变。席洛维茨也对电影行业的未来做出了非常具体的预测。他认为近年技术领域最大的变化在于人们已习惯于用手机屏幕消费内容,而他相信未来会出现比手机更好更强大的终端设备。作为VR预览最早的开发者之一,席洛维茨认为未来的电影摄像镜头不会是简单的3D,而是对整个空间的全方位捕捉,这样一来,尽管观众依然需要通过屏幕看电影,但在观看中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

但现场也有几位嘉宾认为,工业化不一定代表技术化、高科技化,同样也意味着工业流程上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阿里影业高级副总裁、淘票票总裁李捷认为,工业化的首要任务是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用更好的预算管理能力、制片管理能力以及类型选材,把电影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李捷希望中国的电影能够从单纯依赖票房收入的模式,转而开拓更为广阔的非票房收入。“美国很多制片人拥有良好的律师、财务的背景,他们有一系列的方式来扩大收益,这是工业化的能力,把单一的扩展成多元化的能力。电影总体是以项目为核心的能力,希望每一家电影公司成为平台型的电影公司,能够持续生产暴款,把IP和用户的运营做到一个非常标准化的程度。”他说。

李捷认为,电影工业化最大的挑战在于人才的专业化上,“制片和导演的专业化,在未来整个中国的工业化之路会成为非常大的话题。”身为导演的韩延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电影人正是在电影制作的种种细节中体会到工业化的重要性,并受益于此的。说到这里,韩延举了一个拍戏中演员站位的例子:“我刚毕业的时候带着同学拍电影,经常拿一块砖或者树枝树叶来标记站位。有时风一吹树叶没了,这条就作废了。后来我发现,香港人都是拿马克笔和大力胶标记站位的,我学到了这一招。这就是一个工业化的体现。”韩延感慨说,他这一代电影人一直都在享受前辈电影工作者留下的财富,而作为中国电影的新生代,他也需要多做探索,为新新生代铺路。

前辈在电影制作上积累的经验,要如何分享和传递给新生代,也是一大难题。对此,阿里巴巴影业副总裁吴倩提出,信息的沟通分享和沉淀,是一种工作机制的传承,这也是工业化的重点所在。而在现今社会,互联网为这种传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吴倩认为,工业化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协同和分工,以及信息分享和经验传承,因此她希望韩延等导演能够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方式,帮助到更多的剧组,将他们探索出来的新的方式方法,传承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谈及中国电影工业化的障碍,郭帆主张,文化上的差异和隔阂是中国电影人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最大阻碍。他认为,美国的电影工业流程无法直接拿到中国使用,因为中国是人情社会,而美国是契约社会,所以很多好莱坞的工业流程,中国人无法在心理上接受;同时作为一名拍摄科幻片的导演,郭帆指出,科幻等类型电影的拍摄核心在于管理,而不是创作。所以他提出,中国电影业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符合中国的管理方式。

来源: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