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黄口”是指几岁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黄口,典故名,典出《淮南子》卷十三《氾论训》。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黄口小雀”。
二、黄口竖子是什么意思
黄口:指儿童竖子:小子,对人的鄙称没出息的小子
三、黄口代表多少岁
十岁以下。
黄口泛指10岁以下的儿童,它其实是古人表示年龄的一种称谓,因为古代通常不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自己或他人的具体年龄。而黄口在后来还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例如黄口小儿、黄口小雀等词语都是讽刺他人的年幼无知。
四、黄口及笄而立不惑花甲各指多少岁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总角:指幼年儿童(又叫垂髫);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又称加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天命:指五十岁(又称半百);
花甲:指六十岁(又称耳顺);
古稀: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