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们康爱公社这样骗能骗到什么时候啊…
有少数社员一旦申请被拒,就骂公社骗子,这其实是对互助公约的不尊重。
所谓公约,是事先约定。
这个约定,可能存在不合理之处,但一旦确定,它就是权威的,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是所有参与人的违约。另一方面,即便存在不合理之处,它也是对所有人都适用,因而也是公平的。
如果碰到事的时候怪公约不合理,你说我们是否有临时调整的权利呢?我们认为没有。如果我们临时调整了,那公约的权威性又在哪里呢?你还会相信公社吗?
二、康爱公社是什么组织
业内公认网络互助的这一模式的“鼻祖”,是张马丁的康爱公社(曾名抗癌公社)。2011年,张马丁一人组建抗癌公社,直到2014年10月份拿到第一笔天使轮融资后才逐渐组建团队。
为了与保险相区别,采用免费加入的形式。
同时为了避开非法集资风险,互助金通过社员与社员间点对点的方式流通,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认为代扣有风险,双方没谈拢。
加入社社员通过均摊、一人一次一两块钱(甚至更少)的方式,为不幸社员筹集最高35万元的医疗和其他生活费用,解决大病医疗费问题。抗癌公社创造的“凑份子”式抱团取暖、风险共担的模式,让人人可以不再因病致贫。把尊严留给受助者,在抗癌公社,资助是义务,退出有自由;受资助是权利,传递尊严。
康爱公社是人际黏度极高的社群互助组织,全国各地都有分社,社员自己在当地组织各类活动。据统计,康爱公社的QQ群有三四百个,微信群则更多。
目前,康爱公社已有会员117万多,总筹款近700万元,资助46人。而张马丁开创这一模式,主要是因为他母亲——2007年,母亲患上癌症,作为病人家属,他见到了许多医疗保障上的缺憾,体会到普通人患病时的无奈与无助,决心要组建平价的互联网保险方案。
三、康爱公社是什么
业内公认网络互助的这一模式的“鼻祖”,是张马丁的康爱公社(曾名抗癌公社)。2011年,张马丁一人组建抗癌公社,直到2014年10月份拿到第一笔天使轮融资后才逐渐组建团队。
为了与保险相区别,采用免费加入的形式。
同时为了避开非法集资风险,互助金通过社员与社员间点对点的方式流通,但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认为代扣有风险,双方没谈拢。
加入社社员通过均摊、一人一次一两块钱(甚至更少)的方式,为不幸社员筹集最高35万元的医疗和其他生活费用,解决大病医疗费问题。
抗癌公社创造的“凑份子”式抱团取暖、风险共担的模式,让人人可以不再因病致贫。
把尊严留给受助者,在抗癌公社,资助是义务,退出有自由;受资助是权利,传递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