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士顿U盘怎么量产

一芯FirstChip是一款经过测试它是可以用联阳的量产工具的。只测了这一个版本适用于一芯的FC1178BC主控,这里把工具分享给大家。

我手头有一个16G的金士顿U盘,文件传输速度很慢,怀疑是扩容山寨货,经ChipGenius探查,主控属于一芯FC178BC,在量产吧论坛下载了20161027的一芯FC1178BC主控量产工具,经网友介绍这个工具原本是联阳的量产工具,经测试,这一个版本适用于一芯的FC1178BC主控。

金士顿u盘量产 金士顿u盘怎么量产

我用该工具对上述U盘进行了二次量产,结果如下:

一、第一次量产:

简单设置(大部是默认),由于是高格,仅耗时1分钟就完成了,结果容量缩水一半(从15340MB至7992MB),文件写入速度略有的升(从4.76MB/s至6.52MB/s)。

量产前后写入速度对比(量产工具格式化,Fat32):

16G量产成8G后,写入速度7.49MB/s(4K对齐Fat32)和6.75MB/s(4K对齐NTFS):

金士顿u盘量产 金士顿u盘怎么量产

二、第二次量产:

由于对第一次量产结果不太满意,所以第二次量产时,对设置各项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其中的Bin设定项中有关固定容量设定,第一次使用了默认的8G,第二次把它改成16G。经过一分半钟,量产成功了,16G容量恢复,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切盘失败是什么意思,我分析,可能是容量设为16G不太正确,应为15340MB。经试验,量产恢复16G后,写入速度提升到7.82MB/s(4K对齐NTFS),比量产前的4.76MB/s提升了不少,至此这次U盘量产的目的也基本达到了。切盘失败似乎没有过什么影响,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进一步测试,在今后使用实践中观察吧。

我量产两个分区,第一个是CDROM,第二个是可移动磁盘,CDROM所需的PE.ISO文件路径要填写正确:

Bin设定项中有关固定容量设定,第一次使用了默认的8G:

Bin设定项中有关固定容量设定,第二次把它改成16G:

量产成功,16G容量恢复,就是不知道切盘失败是什么意思,可能是容量设为16G不太正确,应为15340MB貌似:

量产恢复16G后,写入速度提升到7.82MB/s(4K对齐NTFS),因为是大容量U盘,Fat32就不准备格了。

谢谢观看!

作者:蜜蜂年

来源:量产吧论坛

二、金士顿u盘怎么量产

1、先用芯片精灵或者同类软件找到U盘的主控型号。

2、根据主控型号找到U盘对应的量产工具。

3、将U盘插入电脑,并运行量产工具,在量产工具的设置中,勾选CDROM项或者改变为双分区功能模式,然后量产U盘即可。

不同量产工具的设置方法不同,以下为群联主控U盘量产设置为例(金士顿使用群联主控的盘比较多),只需要选择“21模式“然后选择量产所用的ISO文件,存储设置后量产即可:

三、如何量产金士顿u盘

复主控型号未知方法如下:

1、由于量产工具,是与主控型号一一对应的,所以有主控型号,对准确的找到量产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它量产工具第一可能不能识别要量产的U盘,也有可能导致量产后容量变小等情况。

2、检测U盘主控型号的量产工具有两个,一个是芯片精灵,一个是芯片无忧。都是解压后,运行EXE文件,程序会自动检测主控的信息。如果一个找不到主控的型号,可以试试另外一个。

3、如果两个都找不到的话,那就只有拆开U盘外壳,然后找到里的小正方形的集成块(它是主控),记录下它的型号就可以了。

4、如果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行,那只有多下载量产工具一个一个地试试了,这种方法耗时耗力。

扩展资料:

1、要选择金属外壳的

有的u盘虽然质量还算过关,但外壳非常薄一不小心就摔碎了。就剩下中心数据板了。这u盘就算废了。金属u盘虽然贵点,但是耐用。

2、要注意买品牌的

品牌的u盘有保障u盘本身就很容易坏。如果购买那些不好的u盘坏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品牌u盘总是相对好点的,而且售后也做的很好。建议大家购买。

3、要注意防伪

事实上现在的u盘市场谁也看不出来哪个是正品,哪个是伪造品,这里小编提醒大家,正品是有防伪标识的。不同品牌的u盘都有各自甄别的方法,去官网即可查询。

4、要考虑读写速度

买u盘要注意什么,买优盘的注意事项。u盘的读写速度很重要~特别是那些需要来回存储大容量数据的童鞋~以国内某最好品牌来说,读写速度就比较一般。有的u盘厂家主打就是读写速度,大家可以自己去发现,去浏览。

参考资料:金士顿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