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之前的七国领土在现在的地图上怎么分布

战国时代,不仅有韩、赵、魏、楚、燕、齐、秦七个大诸侯国,还有诸如中山、卫国、宋国等中小型诸侯国,但这些中小型诸侯国逐渐被七雄所吞并,所以我们探讨最多的还是七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和优缺点。

上面这幅图是战国初期的诸侯国分布图,此时韩赵魏三家刚刚瓜分了晋国,魏国占据着中原,人口众多,且在魏文侯的统治下,率先进行了变法,实力强盛,乃战国第一霸主。此时的魏国还同赵、韩两国关系不错,三家联军北击中山、南拒楚国,西攻秦国,东抗齐国。

秦国地图(秦之前的七国领土在现在的地图上怎么分布)

然而到了魏惠文王时期,桂陵、马陵大败后,实力迅速衰弱,地处中原的魏国成为了四战之地,要承受四方的压力,再也没有恢复到全盛时期。

韩国和魏国同处于中原地区,也面临着和魏国同样的境地,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只在韩昭侯时期,在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后,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但之后,被魏国连续征讨,一蹶不振。

燕国、秦国、赵国、齐国、楚国这五国都处于四方边界,燕赵在北边,秦国位于最西部,齐国位于最东部,而楚国则占据广大的南方地区。按常理来说这五国只要搞定了自己后方的少数民族后,就可以一心朝一个方向发展,称霸列国。

事实上也是如此楚国南部的越人实力较弱,对楚国威胁很小,于是楚国在灭掉东部的吴国越国后,成为了战国时期疆域最大的诸侯国,实力强盛,一直是秦国最大的敌人。

赵国在经历了胡服骑射后,打败北部的匈奴人,拿下了中山国,军事实力很强,是战国后期唯一能同秦国在战场上一较高下的诸侯国,自魏国之后,赵国一直是秦国东出的最大的阻碍。

秦国地图(秦之前的七国领土在现在的地图上怎么分布)

燕国从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但是从分封初期,燕国的实力就一直不强,甚至中间有段时期被戎狄人截断了同中原诸侯的联系。到了燕昭王时期外用苏秦,内用乐毅,国家富强起来。后来乐毅率五国联军攻齐,大破齐军,占领齐城邑七十余座,燕国进入鼎盛时期。

齐国位于最东部,濒临大海,国内的东夷人早就被消灭或同化,所以齐国早在春秋时期就称霸诸侯国,战国时期也一直实力强大,是秦国一直拉拢的对象。

秦国就不用多说了,地处西部地区,但周边的游牧民族实力很强,几代国君都死在了战场上,但秦人很坚韧不拔,尤其是商鞅变法后,国力大增,拿下了义渠国后,更是没有了后顾之忧,经过数代秦王的励精图治,最终统一天下。

除去韩魏两国,其余五国的地理位置都不错,只是赵、燕、齐、楚四国没有彻底变法,且连续经历好几代昏君、庸君,好的法令制度不能延续下去,虽能强盛一时,但最终不可避免衰落,最终被秦国灭掉。

二、秦楚魏韩齐燕赵地图

很抱歉,我无法直接为您生成秦楚魏韩齐燕赵地图。但是,我可以提供以下信息,帮助您制作秦楚魏韩齐燕赵地图。

1.秦国:秦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国土面积最大。它的疆域主要位于今甘肃、陕西、四川、青海、宁夏、河南、山西、内蒙古及重庆等地。

2.楚国:楚国是六国中疆域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次于秦国。它的疆域主要位于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3.韩国:韩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和山西省东南部。

4.魏国:魏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5.齐国:齐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半岛和河北一带。

6.燕国:燕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河北、辽宁、内蒙古等地。

7.赵国:赵国的疆域主要位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根据以上信息,您可以通过地理软件或地图绘制工具,制作出秦楚魏韩齐燕赵地图。

三、秦,魏,赵,燕,楚,齐,韩地图

1、秦国

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一直在雍城(今陕西凤翔东),在雍城有秦孝公所建的醴泉宫。1986年,考古学家在雍东北部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城墙遗址,证实了雍城曾长期作为秦国都城。根据多种史料记载,即使迁都以后,历任秦王仍要回雍城举行加冠仪式。

秦灵公时,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栎阳(今陕西富平);商鞅变法时,秦孝公再次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从此固定下来。

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以及商鞅、吕不韦等人的列传都有记载,另《三辅黄图》有详细的记载。

2、楚国

楚国从建国开始就不断迁都,初期大多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来楚文王迁都至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便稳定下来,长期作为楚国的都城。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发动鄢郢之战,占领了楚国核心地区江汉平原大部,楚国被迫迁都到陈县(今河南省淮阳市境内)。大约在顷襄王之子考烈王时期,楚国又曾短暂迁都到巨阳(大约在今安徽阜阳),最后迁徙到寿春(今安徽寿县)。

由于对故都郢的怀念,楚人将陈、巨阳、寿春都叫做郢都。

3、燕国

燕国的都城在蓟(今北京西南),子之之乱后,燕昭王增设下都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1958年,考古学家发现了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并发掘了大量宫殿和城郭遗址,出土了文物蛙头型陶水道等。

4、韩国

韩国的国都原来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北);韩武子时迁都到宜阳(今河南宜阳西);韩景侯时又曾迁都到阳翟(今河南禹县),见于《吕氏春秋·任数篇》中高诱注;韩哀侯时,韩灭郑,随即迁都到郑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

郑韩都城新郑,也发现了宫城、城门、铸币等多处遗址,可以为证。

5、赵国

赵国都城原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赵献子在公元前424年迁都中牟(今河南鹤壁西);赵敬侯于公元前386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

在河北邯郸,考古学家发现了巨大的宫殿建筑遗址,后经勘查证实,是赵都邯郸的赵王城遗址。

6、魏国

魏国都城原来在河西地区的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村);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根据史料记载,大梁曾被水淹而毁灭,后又多次重建,因此暂时未曾发现大梁遗址。

7、齐国

齐国建国时,太公都营丘,后迁都临淄(今山东淄博西临淄北),一说营丘就是临淄。

1972年第五期《文物》中发表了一篇《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详细记载了在淄河西岸发掘的巨大的宫城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