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的有效途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分别于2020年、2022年发布了《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和《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指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朝“绿智融合”方向发展,呼吁城轨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推广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应用取得突破。

 17k云「17k云视频解析接口」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了解到,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和运营线路数量双双位居世界首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年用电量达到213亿千瓦时,能源利用和运营效率亟待提升。如何在城市轨道交通全领域最大限度地节能降碳、最大幅度地提效降耗、最大可能地利用清洁能源,建成“低碳排、高效能、大运量”三个维度的绿色城轨,正成为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李东林表示,城市轨道交通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20多年来,建立了产业化能力,完善了产业链条,在城轨绿智转型的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已有深厚积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但很多用户引入创新技术目前仍停留在“试验田”层面,对创新技术使用缺乏热情,新技术、新产品推动应用驱动力不强,工程化应用落地难。

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补充,运量大、建设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等中低运量轨道交通,可实现城市有限的道路资源交通最大化利用,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当前我国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相对迟缓,国内已有超过50个城市开始编制中低运量线网建设规划,但真正落地建设项目较少,需进一步加大项目规划建设推进力度。

李东林建议国家及地方发改委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提供以下方面的政策、资金等支持:

1、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绿色智慧装备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鼓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提供应用场景。

 17k云「17k云视频解析接口」

2、鼓励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老旧设备换装或加装主流绿色智慧设备。

3、加速推进智轨等中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示范应用,优化升级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4、对于应用绿色智慧装备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5、扶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自主绿色智慧装备走向海外。

去年8月上旬,国内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示范线在江西兴国县竣工,这是国内首次将永磁磁浮技术应用于空轨列车,是继常导磁悬浮、超导磁悬浮之后,又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模式。最为突出的特点就体现在“零功率悬浮”,与现有的电磁悬浮相比,至少可以节省31%的悬浮功耗。这条示范线正线全长0.8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据介绍,永磁磁浮空轨具备占地少、视野开阔的特点,与行人、机动车互不干扰,单趟运量约为地铁运量的一半,但造价仅为地铁的五分之一,可以与地铁、轻轨互为补充。

前几年以有轨电车为代表低运量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客流效果不好、交通影响严重等,个别城市甚至还打算拆除刚刚建成的线路,这些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规避,犯过的错误不要再犯。在满足走廊客流条件,这个也是最重要的,低运量轨道交通的适宜运量区间较窄,因此需要客流预测要更加精准,过高或过低都会出问题,高了拉不走,低了不该修。道路空间条件,地面敷设方式要考虑建设空间和道路工程改造数量,高架敷设方式线路要充分环境影响和沿线居民的接受程度。城市管理能力,低运量交通方式一般地面敷设,与其他交通方式至少在路口混行,相对于独立路权的大中运量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条件下选择低运量轨道交通。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分类》团体标准,城轨制式除了上述提到的地铁和轻轨,还有市域快轨、中低速磁浮、跨座式单轨、悬挂式单轨、自导向轨道、有轨电车、导轨式胶轮、电子导向胶轮等多种制式。其中一半制式每小时运量低于1万人次,适合客流量不大的交通走廊。这10种轨交制式中,除了悬挂式单轨,其他制式在中国都已投入使用,其中比亚迪云巴和中车智轨是最近几年新出现的交通工具。成都、武汉等地已在修建悬挂式单轨,预计不久将投入使用。,每一种交通工具都有它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局限性;地铁投资大,适合大运量的交通走廊,中小城市无力修建,也没必要修建。

近期,郑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郑州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35年,郑州低运量轨道交通共规划5条线路(含支线),分别为T1线(含支线)40km、T2线(含支线)16km、T3线17km、T4线16km、T5线17km,线路总长度约106km。与此同时,《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提出,推动中低运量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加强中心城区与周边组团的联系,加快研究论证大涧沟经仲宫至柳埠等云巴项目。而早在今年4月,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合肥市市区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公示,提出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支撑城市重点片区发展,构建以大运量轨道交通为支撑、低运量轨道交通为补充接驳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升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发挥低运量轨道在组团内部的公交骨干功能,并与大运量轨道接驳,延伸轨道服务,改善出行结构,提供品质出行服务。在广州与西安的都市圈规划中,低运量也都在规划中予以体现。

 去年7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多项建设目标:城市轨道交通扩容与增效。根据城市规模分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新增城市轨道交通建成通车里程0.3万公里。

强化重点区域轨道交通建设与多网衔接。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为重点,科学有序发展城际铁路,构建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统筹考虑重点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1小时通勤圈。统筹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等多种轨道交通制式及地面公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衔接融合,探索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以合理制式适当向周边城市(镇)延伸。

分类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层次,合理布局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统筹建设市域(郊)铁路并做好设施互联互通,提高服务效率;支持中心城区网络适度加密,提高网络覆盖水平。I型大城市应结合实际推进轨道交通主骨架网络建设,并研究利用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适度加强网络覆盖,尽快形成网络化运营效益;符合条件的II型大城市结合城市交通需求,因地制宜推动中低运量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

图文来源:红网

本文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