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惠云的艺术人生
8岁唱红的“小坤角”
张惠云出生于保定高阳县的一个梨园世家,姨母是老生演员,母亲张凤仙学青衣。小惠云自呱呱坠地时起,耳畔就是一片咿咿呀呀的喊嗓声。耳濡目染,她3岁便磕磕巴巴地说台语唱剧词;7岁时首次登台,所演的《三娘教子》便产生轰动,以“好嗓子”名声远播;8岁时,在安徽蚌埠演《女起解》连续两个月,这个小“苏三”红遍了码头。“一说要唱戏,心里就特别美。”张惠云告诉记者,她真的是太爱戏曲这个舞台了。可是,也许是因为尝尽了旧社会唱戏的苦难,母亲一开始并不同意她学戏,直到看到她“真是唱戏这块料”后才放手。解放后,张惠云随母亲加入冀中九分社剧团。这是一个梆子、老调、秧歌三下锅的混合剧团。这为她博采众剧之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59年,张惠云被调到刚刚成立的河北青年跃进剧团(即后来的省河北梆子剧院),并拜著名河北梆子艺术家刘香玉为师。
“刘老师是出了名的严师。我虽然不识谱,但是,以前老师教一个唱段,两三遍我就完全学会了,一年能背十多出戏。可是,刘老师特别严格,一字一句一音都要求准确、到位。一出40多分钟的《夜宿花亭》我就学了3年,郭美英上场的第一句唱‘徘徊月下暗吞声’就教了4天。”虽然学得辛苦,但是由于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始终坚持规范的歌唱方法,她的唱功更完美、更细腻了。戏曲评论家萧晴曾这样评价张惠云的演唱:“完美动人而又富于激情”、“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河北梆子又找回来了’的快慰”。金喉三两”与梅花奖和不少演员一样,张惠云在“文革”中也受到了磨难,不过,她是个有心人,练嗓子从没间断,她坚信:“将来一定还要唱的!”果不然,十年后,她的第二个春天到了。她的优秀剧目《夜宿花亭》解禁、推出新剧目《洪湖赤卫队》、《哪吒》用了她的配音、她的《大登殿》上了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她走到哪里,那圆润清脆的嗓音就唱到哪里,一场又一场的听众就会被她的艺术魅力所征服。
在泊头,张惠云主演的《陈三两》,连演六场,场场爆满。在天津,《陈三两》久演不衰,有的观众四个剧场追着看,几十次的掌声都谢不了幕。有位观众甚至将一块外国进口的欧米伽手表从台下扔上来表示喜爱,并跑到后台去见她。一个名叫王大荣(音)的工人给张惠云送去了酒精炉,让她煮鸡蛋补身体。当时,张惠云送了一辆玩具小汽车给王的女儿。几年前,当她再去天津时,王又找到了她,还带去了几十年来他保存一新的那辆玩具小车。
在北京,1985年,她上演的《夜宿花亭》和《陈三两》,那“脆、亮、甜、刚”的唱腔,立即引起前来观戏的夫人卓琳的关注,并向团里查问有无录音磁带。同时,她的表演还引起了当年梅花奖评委的兴趣,中国剧协破例为河北增加了一个指标,希望剧团为张惠云搞一个专场演出,跟裴艳玲一起参加当年的梅花奖评选。临时定演出节目、临时从石家庄请来配戏的演员、紧张的排练……一周后,她摘得了第三届戏剧梅花奖。而她精彩的演唱也被专家誉为“金喉三两彩满堂”。更有专家非要拉她到医院做喉部检查,看她与常人有何不同之处。在香港,1986年,张惠云随团参加“中国地方戏曲展演”活动。她原以为香港观众听不懂地方戏,意想不到的是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地媒体这样评价她的演唱:“高似行云,低似流水,细腻处似溪水涓涓千回百转,奔放处似长江奔流一泻千里。”改出让人“享受”的河北梆子有人评价,张惠云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河北梆子所有的改革、创新她都赶上了。但她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既要保持河北梆子的原汁原味,又要优美动听。”这是她不断对唱腔改革的目标。张惠云只念过两年小学,更不识谱,却有着很好的感受力。散场之后、开演之前、休息时刻,她的脑子从没闲过,一直在琢磨着老百姓的喜好,一腔一调、一板一眼,反复试验,怎样才能唱得更好听,怎样才能更悦耳,加上什么动作才能更符合人物性格,才更美。一有想法,就与设计者和琴师赵二宝磋商、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有一次,我一边做饭,一边哼哼《大登殿》‘金牌调来银牌宣’一段。可哼着哼着就发现,它不是很好听。因为,传统的唱腔中,对在王宝钏十八年的生活中起到不同作用的几个人是一个调,且都是流板,显得单调缺少变化。”于是,张惠云就忙去与琴师赵二宝一起探讨。“最后,我们将原唱中过多的流板全部改掉,并在演唱时予以高低起伏的富于跌宕变化的行腔。”一边说,张惠云一边拍着手,用脚打着拍子,给记者唱修改前后的唱腔。的确,这样一改,不但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王宝钏对不同人的不同心理情感,行腔也更动听了。后来,这段唱段成了张惠云的保留唱段,甚至河北梆子的经典唱段。“河北梆子要有乡土气息,更要有时代感。时代发展了,可若是唱腔还是一味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者七八十年代,那肯定不行。它必须要让人听出一种享受、一种美。”张惠云很严肃地说。
二、郑云云的艺术简介
浙江慈溪人,曾祖郑泰丰系浙江越窑青瓷名家;父亲毕业于艺术大师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后因抗战爆发投笔从戎。自小随名师学习中国书画,毕业于江西师大中文系。曾任江西日报首席记者,高级编辑。
现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受聘担任上海虹桥画院副院长兼陶瓷艺术室主任。
浙江慈溪人,195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江西师大中文系毕业。自小由家父延请名师学习中国传统书画,为国画大师梁邦楚先生关门弟子。1982年开始研习陶瓷艺术,并于2007年在景德镇创办郑云云陶瓷工作室,擅长青花写意花鸟,高温色釉花鸟并兼及人物、山水。先后应邀在澳门、马来西亚、美国曼哈顿等地讲学并举办国画及陶瓷展。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及文化机构馆藏;她亦为我国知名散文女作家,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等,曾获首届中国冰心散文奖优秀作品奖、首届江西省优秀文艺作品奖、中国图书奖提名奖,第三届滕王阁文学奖等。2009年由十家机构评选,获“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2010年央视科教频道《人物》栏目播出艺术家郑云云专题。
著述:
《云水之境》(艺术散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兰舍泥痕》(文化随笔集,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千年窑火》(江西陶瓷文化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作瓷手记》(艺术散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
《一世朗润——明瓷》(中国陶瓷卷三,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年)
作品馆藏:江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华侨博物苑、厦门博物馆、澳门基金会、中国现代文学馆以及法国、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等国文化机构。
由于在文学,书画,陶瓷等多方面的成就,2009年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世界侨联总会、中国城乡国际交流协会等十家单位联合授于她“中国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表彰。
三、云波赏石艺术
——访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广西环华实业总裁黄云波
Yun Bo's arts of the visual stone
—An interview with Huang Yun Bo,the Vice President of the Association of the Visual Stone and the President of Guang Xi Huan Hua Innustry and Commerce
赏石,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石文化的表现形式、审美标准,大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来表现,乃至引导欣赏的价值取向。我们当今所见到的绝大多数关于赏石文化相关的无论配座、布展、图册、报刊等无一不是因袭传统风格样式,已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
黄云波在摩尔石的艺术创作中大胆地运用西方雕塑艺术元素、光影效果以及三维或四维空间表现,展现的是让人耳目一新的赏石艺术。
在柳州市区一个偏僻的巷口,墙壁上挂着一个极其醒目、设计考究而又时尚的广告引导牌。沿着崎岖的巷路行驶,在巷子深处一座废弃的仓库前停下车来,斑驳的墙壁上,依然是那醒目蓝色的“云波艺术”牌子。推开陈旧的大铁门,仿佛置身于现代雕塑艺术馆之中,这就是黄云波的石馆——“云波艺术馆”,一个极具艺术创造力的石馆。在第四届柳州国际奇石节期间,我有幸参观了这座艺术馆,并与它的主人进行了赏石艺术探讨。
【名称】雄浑
“云波艺术馆”内景
如何展示、表现所收藏的奇石,黄云波有自己的创作理念,他的定位是“云波艺术”;而笔者以为“云波赏石艺术”更为准确。无论怎样,黄云波对观赏石艺术的感悟力、创造力是非凡的;无论是谁看了他的展品,不能不被他那具有强大震撼力的摩尔石艺术创作所吸引。
面对不善言辞的黄云波及他那柳州“普通话”,让我们的语言交流不是很畅快,但是从他赠给我的画册和呈现在眼前的藏石以及石馆的装饰、展台制作布局、展品命名等方面渐渐地了解了他和他的赏石艺术。
黄云波美术设计的职业,成就了他的事业,他的广西环华实业就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及装饰设计的集团实业公司。2000年,当黄云波从澳大利亚归来时,当时柳州的赏石热潮如火如荼,极具艺术感悟力的他,很快就投身其中。
黄云波的艺术修养和欣赏品位,使他对奇石有着独特的鉴赏力。2000年,广西大化岩滩出现一种青灰色奇形怪状的石头,质地粗犷、色泽单纯,这种石头没有大化彩玉石艳丽的色彩和坚硬的质地,也无传统赏石所强调的包浆及皮质,更不具备传统赏石理念所推崇的瘦、透、漏、皱的形态,这种来自大化岩滩深水中的“奇石”,最初被称为磨刀石,并不被看好,造型较好的“磨刀石”一般也就是千八百元一方。然而,从小就热爱艺术,更喜爱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罗丹、列宾等西方艺术家作品的黄云波,对这些造型抽象、起伏跌宕、线面结构独特、简洁流畅、极富雕塑感的石头情有独钟,他从这种石头奇特的形态捕捉到了艺术的灵感,也成就了他的赏石艺术创作。这种石头后来被有鉴赏力的人改称“摩尔石”,这个命名正好切合了黄云波的赏石艺术理念。
亨利·摩尔是当代西方具有影响力的雕塑艺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不是几何形体的简单构成,而是空间与主体的有机结合,介于抽象与写实之间,类似于中国画的意境;其雕塑作品自然流畅、独具亲和力,毫无造作,如老子所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正是摩尔的伟大之处。造型的多变构成了突出的艺术语言,给人以强大的震撼力。
摩尔石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追求“具象”和单纯追求皮质的赏石观念,使中国赏石文化的审美取向有了新发展;这些独具艺术特质的奇石,所包含的灵性、内涵、意境,其以线与面的自然过度,以动感和抽象形态取胜,忽而急骤,忽而缓弛的立面造型,构筑成三维空间的实体美感,近似于英国著名的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作品风格。
黄云波以一种现代审美的视角,用现代人的艺术观念、意识去探索和发现摩尔石新文化源。在摩尔石艺术创作中,掌握了它的自然性、人文性、时尚性、艺术性的创作基本要素,人与石的贴近与融合,形成人与自然相互依恋之情,这也是他的摩尔石艺术创作的原动力。黄云波认为,通过联想与想象,一旦试着把摩尔石的审美情感变成一种表达方式,其形式是多元的,有古典的、有浪漫的,也有抽象的。摩尔石看似平常,却蕴藏着千变万幻的意象。
黄云波的摩尔石艺术创作不光停留在殿堂陈设,也开始走上社会,装点人们美的生活。北京环贸大厦是矗立在北京北三环中路的一座现代化建筑,这座由美国与加拿大设计大师设计的大厦,其华贵的中央大厅,就有黄云波的三块巨型摩尔石与一颗金色玛瑙树组合而成的造型,与金碧辉煌大厅交相辉映,使一座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大厅平添了几分古朴的幽美。
21世纪呈现出多元文化现象,摩尔的雕塑与云波摩尔石艺术之间,体现西方美学观念与东方审美情趣的对接。东方美学是发现情结,而西方美学是创造激情;雕塑艺术是一种情结的创造,雅石艺术则是一种发现和探索。东西方的石文化,殊途同归,黄云波的艺术创作正走在一条东西方赏石艺术观念朝圣的道路上。
【名称】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