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谋士排名顺口溜
一亮二懿三郭嘉,四戏五贾六程昱。七彧八攸九鲁肃,十庶十一丰接沮授。十二宫十三正后是越,十五陆十六瑾接着许。十八配十九昭然后雍,最后泽良和刘巴。
以谋略取胜,用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战果,这才是兵法的上策。这句话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没错的,放在烽烟四起的三国更是不变的硬道理。
可以看三国,一般都比较关注三国中的猛将对垒,比如马超战张飞,赵云独闯长坂坡,关二哥斩颜良诛文丑等等。但这些大战背后的奇策良谋,更让人拍案叫绝。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三国时期不仅猛将如云,顶尖谋士也层出不穷。而顶级谋士之间的智谋较量,一样非常精彩。这篇文章梳理一下三国时期的一流谋士,按实力可分为五档,司马懿仅排第三档,而第一档有三人入选。
扩展资料
第一档:诸葛亮、荀彧、周瑜(战略层面)
第一档中的三位谋士,都是由“王佐之才”的千古贤臣,他们可以帮助一个雄心勃勃的诸侯谋划出将来几十年的战略规划,让主公崛起于三国乱世。
诸葛亮辅佐刘备时,刘备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荀彧辅佐曹操时,曹操也只是一个四处逃命的草莽英雄,根本看不到任何前途。周瑜辅佐孙策时,孙策也不过是少年英雄,一腔热血,没有什么兵马钱粮。
可就是在主公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这三位王佐之才把自己的主公抬上了一方霸主的宝座。尤其是诸葛亮,无论是内政还是战事,他都堪称三国第一人。
没有诸葛亮,刘备根本不可能成为后来的昭烈帝。而诸葛亮的忠贞之节更是让人敬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武侯,他对得起刘备,也对得起刘禅。
荀彧在曹操心中就是师长一般的人物,很多事他都要请教荀彧的意见,哪怕荀彧不在身边,也要写信去问。荀彧是一个替曹操坐镇后方的人,有了荀攸,曹操才敢在正面战场放开手脚。
周瑜更不必多说,堪称三国中的“万人之英”,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如果没有周瑜,曹操就会在赤壁之战后一统三国,也就没有后来的三足鼎立了。
第二档:贾诩、庞统、陆逊、荀攸(战役层面)
第二档谋士是三国中的顶尖水平,都是可以决定一场大战局势走向的奇才,而且都有守土开疆的实力,是战役层面的顶尖谋士。
贾诩号称“毒士”,他为人城府极深,在三国那个乱世中先后追随董卓、李榷郭汜、张绣、曹操,但贾诩左右逢源,一直都被主公倚重。如果论阴狠毒辣,司马懿还赶不上贾诩。贾诩只用了一张纸,没用说客也没用金银,就轻易撕碎了马超、韩遂之间几十年的信任。
庞统和陆逊实力差不多,庞统被诸葛亮的光芒掩盖,而陆逊则被周瑜的光芒掩盖。庞统的死是蜀汉非常大的损失,因为蜀汉一流谋士实在太少。如果庞统不死,诸葛亮也不会被活活累死。
陆逊在战事方面没得说,周瑜之后的东吴第一人。但陆逊的实力只能保江东偏安一隅,不足以让江东跟曹魏、蜀汉争夺天下。
荀攸是曹操的“谋主”,有了荀攸的计策,曹操可以让牢牢抓住战场上的优势。曹操就是靠荀攸的计谋击败了张绣、吕布,成为北方的霸主。
第三档:司马懿、沮授、鲁肃、郭嘉、法正、陈宫
第三档中的谋士在内政、战事方面算是三国中的翘楚,可以辅佐主公击败强敌,而且已经有了改变三国走向的能力。
沮授是袁绍麾下的第一谋士,袁绍就是在沮授的辅佐下才击败了公孙瓒和韩馥,占据了天下四州。陈宫是吕布麾下的第一谋士,辅佐吕布两次击败曹操,还占据过兖州、徐州。但陈宫未遇明主,吕布目光短浅,反复无常,陈宫也无力回天。
法正是蜀汉出了名的“善奇谋”,他鬼点子多,出招让人摸不着头脑。刘备在汉中之战时,就是依靠法正的计谋,斩杀了曹魏大将夏侯渊,从而夺得了汉中这一战略要地。鲁肃则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虽然战事指挥方面略有欠缺,但在守土防御方面足以撑起东吴的一片天地。
第四档:程昱、刘晔、张昭、吕蒙、姜维、邓艾
第四档中的谋士已经在内政或者战事方面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但是还不足矣决定一场大战的胜负,也难以影响三国的走向。
程昱、刘晔算是曹魏的老牌谋士了,但是他们俩在曹魏那阵容豪华的智囊团里面略显平庸,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没有奇谋。程昱和刘晔可以应对一场小规模的战事,但是面对官渡、赤壁这样的大战,他们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张昭是东吴的三朝元老,内政能力一流,战事谋略能力不足,所以排在第四档。吕蒙则是东吴的一位后起之秀,可以抓住战机,却不知道适可而止,荆州已得,杀掉关羽对东吴有什么好处?
姜维和邓艾是后三国时期两颗最耀眼的星辰,他们俩文武双全,堪称一代英杰。虽然邓艾最后攻破了成都,但他并未正面击败姜维。姜维的十万大军还在剑阁坚守,是刘禅的一纸诏书,姜维才会投降。
第五档:逢纪、李儒、韩遂、田丰、蒋琬、徐庶
第五档中的谋士勉强算得上是“三国贤臣”,可以准确地判断局势,分析形势走向,但无法给出高端的战略规划。
第五档中最可惜的就是徐庶,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他为了自己的信仰,放弃了绽放异彩的机会。徐庶投靠曹操后终身不献一计,让人为之叹息。
逢纪和田丰都是袁绍麾下的谋士,也是袁绍麾下难得的良臣。逢纪在袁绍夺取冀州的过程中献计献策,立下大功。而田丰则反对袁绍跟曹操在官渡决战,可惜当时膨胀的袁绍根本听不进去。
李儒是董卓的首席谋士,韩遂是马超的首席谋士,辅佐董卓、马超这样的主公是很费劲的,因为主公的智力水平非常有限。李儒帮助董卓登上“相父”宝座,后来力劝董卓放弃貂蝉,但董卓不听。
如果马超能信任韩遂,西凉军就不会被曹操吊打。诸葛亮死后,蒋琬官拜尚书令、蜀汉宰相,是蜀汉后期的肱股之臣。蒋琬担任蜀汉宰相十二年,内政、军事都治理的井井有条,可惜英年早逝。
二、三国中的小知识
1.《三国演义》基本常识
。
../《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汉章帝以来,东汉***一直处于宦官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权力斗争,这两大集团力量的互相斗争,形成了东汉独特的政治局面;权力每次交接,无不伴随大规模的杀戮,严重削弱了东汉帝国的势力。
公元184年,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以张角三兄弟为首的、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东汉***为了镇压黄巾起义,一方面放权到洲牧、太守,一方面默认并支持地主阶层组织私人武装,对抗起义军。经过近一年的较量,基本上把黄巾军镇压下来。
但是经过黄巾起义,东汉***已经遥遥欲坠,加上权力下放到洲、郡一级和容许地主阶层拥有私人武装;各洲牧、太守纷纷拥兵自重,地方豪强为了共同利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并推举德高望重或有能力的当坞帅,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公元189年,灵帝亡,刘辩即位;宦官和外戚展开新一轮权力争夺,为了在权力争夺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何进听取袁绍建议,征调四方猛将、英雄豪杰率兵入京,造成董卓乱政;地方势力借口讨伐董卓,纷纷招兵买马,后王允计杀董卓,西凉军阀再度把持政权,并互相拼杀;而各地军阀为了抢夺地盘,纷纷兵刃相交,乱世正式来临。
公元196年,盘踞衮州的曹操击败吕布,听取部下的意见,推行屯田,并西迎献帝,取得了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其后击败刘备、袁术、吕布等,占有衮、司隶和徐州、青州的一部分;河北的袁绍也攻克易京,彻底消灭军阀公孙瓒,占据了翼州、幽州、并州、青州的绝大部分,成为最大的割据势力;江东的孙策先后打败许贡、王郎等人,占有会稽、丹阳、吴郡等地,在江东立稳了阵脚。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成为军阀中的有力竞争者。
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骑兵万余,南下与青少年好友曹操争锋,曹操先后击杀袁绍勇将颜良、文丑后勒兵官渡;袁绍在正面战场无法撕开曹操防线,同时在青州、并州和曹操后方汝南开展第二战场,先后被曹操采取相应措施一一瓦解。后曹操放火烧掉袁绍屯放于乌巢的军粮等军用物资;袁绍大将张合、高览投降曹操,袁军士气全无,曹操乘机发动大反攻,杀万余,俘虏7万余。
其后袁绍一蹶不振,二子争位,曹操加以利用,公元207年,曹操远征乌丸,出其不意,大胜,平定了北方,一举成为最强大的军阀。江东孙策准备在曹操和袁绍决战时偷袭许昌,不料正在加紧策划的时候给刺客刺杀,伤重身亡,其弟孙权即位,加强了对南方发展的力度。
公元208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幼子刘琮在地方豪强蒯良、蒯越兄弟和舅舅蔡瑁的支持下当上了荆州牧;寄居刘表的刘备和江东孙权也加紧抢夺荆州;曹操知道刘表死亡后,马上率领精锐骑兵5000,轻装简备,日夜兼程,南下抢夺荆州;并于长坂击溃南逃的刘备;刘琮投降,曹操拘有荆州大部分。孙权、刘备为了对抗曹操,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208年11月,曹操率领14、5万大军,水陆并进,进军赤壁,与孙刘联军对持。
周瑜用黄盖计,大烧曹操连环船,加上曹军水土不服,大败而归,荆州所受降的水军全部死亡或者投降。曹操失去了水军和部分的嫡系部队,急剧上升势头受到严重打击,从此致力于北方。
赤壁之战后期,周瑜与曹仁在南郡展开激烈争夺,刘备乘机抢夺了荆州南部四郡,并派关羽北上攻打襄阳,被守将乐进击败;经过一年的争夺,曹仁不得不奉命撤回襄阳,彻底失去了南下的据点;同时,孙权从合肥方向进攻也被曹军挫败。公元211年,刘备听取谋士庞统、诸葛亮的建议,留关羽镇守荆州,自己带领大军借口抵抗张鲁,入川谋取益州;经过3年的争夺,终于夺取了益州。
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元214,曹操借口进攻张鲁,挑拨关中割据势力马超、韩遂等公开作反;曹操乘机消灭关中势力并一举攻下割据汉中的张鲁;刘备恐惧曹操乘机攻击成都,马上向孙权退步。
公元218年,刘备在攻取三巴后,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北上争夺汉中,击杀汉中守将夏侯渊;曹操不得不亲自到汉中前线指挥作战,无法挽回败局,不得不退出汉中,也失去了进军益州的据点,三国势力达到了平衡,鼎立局面正式出现。公元219年,关羽受刘备胜利胜利攻取汉中的鼓舞,出兵进攻襄阳,遇上山洪爆发,水淹曹军于禁所督7支救兵,包围襄阳、樊城;曹操马上派遣徐晃领军救援曹仁,同时和孙权达成短暂同盟,徐晃于襄阳城外击败关羽;孙权以吕蒙为都督,偷袭南郡,并利用政治手段来巩固在荆州的统治,擒杀企图逃走的关羽;彻底粉碎了刘备利用南郡为据点北上攻取襄阳并乘机进军中原的战略。
公元220年,曹操病死,曹丕即位,同年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229年,孙权进位称帝,国号吴;三国才正式出现。公元222年,刘备遣将军吴班、陈式督水军进入夷陵地区,锁江东西岸;自己带领步兵主力,准备夺回南郡。
孙权求和不成,任命陆逊为都督,领50000大军,横兵夷陵,阻挡刘备大军,并利用刘备补给线长远的优势;刘备求战不成,士气日益衰减,加上天气炎热,放松戒备;陆逊利用这一有利形势,先是。
2.所有的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
一、《三国演义》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成就最高的。描写了公元184—280之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它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政治、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人民在战乱中的灾难和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反对战争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二、名著的开篇语是: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出自本书的成语:三顾茅庐、初出茅庐、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明眸善睐、偃旗息鼓、敝帚千金、妄自菲薄。
四、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情节:曹操(奸绝)(奸雄)阴险,多疑,奸诈,不过有大志大略,爱惜人才,求贤若渴,军事政治上都十分出色,靠自己打拼创出自己的事业,是实干家,在《三国演义》中是奸雄,在历史上是英雄!相关情节:屠杀吕伯一家,伐董卓、斩蔡冒张允,青梅煮酒论英雄,挟天子令诸侯,杨修之死刘备(枭雄)仁义善良,礼贤下士,有君子之风,感情用事,军事上并不出众,但收得民心。
3.三国演义重要知识点
一、作者罗贯中,明朝小说家,生于元末明初(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二、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实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主要人物及性格1、诸葛亮:性格: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情节:火烧博望火烧新野赤壁大战三气周瑜夺取益州八阵图困陆逊七擒孟获七擒七纵六出祁智取三郡骂死王朗雪夜破羌兵空城计奇袭陈仓火烧上方谷2、刘备:性格:一是亲贤爱士,善待人才;二是生性善良,受民如子;三是待人宽厚,不求全责备。情节:讨伐黄巾,救董卓被辱,官封平原县;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得诸葛;讨伐黄巾;联马腾等密议除操,事败前,借兵讨贼,得豫州,由称刘豫州;觐见汉帝;得皇叔之名,于是有曹操煮酒论英雄;汉灭曹兴,刘备称帝;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身死白帝城3、关羽:性格:义薄云天、武功盖世、蔑视权贵,目中无人、又是不忍欺凌弱小的真英雄。
集忠于君,善与友,正义,武力,智慧,勇气,毅力,大志于一身。情节:温酒斩华雄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水淹七军单刀赴会刮骨疗伤败走麦城温酒斩华雄4、曹操:性格: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
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
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情节:误杀吕伯奢一家;投奔十八路诸侯;挟天子入许昌,自此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大胜袁绍;赤壁大败,败走华容道;被马超追得割须弃袍;青梅煮酒论英雄;刺杀董卓;光脚迎许攸5、周瑜:性格: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
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情节:三气周瑜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四、经典人物描写1、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2、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凃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关羽)3、为首闪出一将: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曹操)4、时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
两阵对圆,只见吕布顶束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吕布)5、只见一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执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
(马超)6、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诸葛亮)7、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
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赵云)五、经典习题1、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4、“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5、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答: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6、“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答:《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
4.关于三国演义的一点小常识
周瑜大。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父母早死,为避战乱,随叔父到荆州,后在南阳隆中(今湖北襄樊西)隐居十年,观察天下形势。后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助。他向刘备提出联吴抗曹、据有荆益、三分天下的大计,史称隆中对策。赤壁之战前夕,他亲往江东联络孙吴,结成联盟,一战打败曹操。他又帮助建立蜀汉政权。刘备征吴失败后,於临死前在白帝城将自己的孩子及复兴汉室的大业托付给他。从此,诸葛亮负起管治蜀汉及兴复汉室的重担。他重新与孙吴修好,又平定南方的叛乱,并屡次北伐曹魏,以致积劳成疾,在公元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他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周瑜(175-210),字公瑾,东吴四英将第一位,庐江舒城人。幼年与孙策相识,结为生死之交。后孙策脱离袁术自立后,周瑜主动投奔孙策。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争中起到了谋士和武将的双重作用,用计谋收服了太史慈。孙策平定江东后,周瑜任水军都督。200年,孙策早逝,临死前对孙权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孙权继位后,也十分信任周瑜。208年,孙权西征黄祖,周瑜立下了大功。208年,曹操南下,目标直指江东,孙权战和未定。周瑜及时从鄱阳湖赶回,正确分析了曹操远来的种种弊端,使孙权决定与曹操一战。周瑜身为水军大都督,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后,周瑜攻打南郡时中毒箭,但还是拼死取下了南郡。随后周瑜割长江南岸给刘备,但刘备至京口见孙权,要求得到整个荆州,孙权同意,因此周瑜只得退往柴桑郡养伤,在生病期间周瑜提醒孙权要提防刘备。210年,周瑜领兵攻打西川,行至巴丘城时箭伤发作,英年早逝,年仅36岁。孙权闻讯后,立即素服迎接周瑜灵柩回柴桑。
5.一些三国小知识,看谁能全对~
1连环计.2智绝:诸葛.义绝:关羽.奸绝:曹操.3刘辩.4汉献帝.5A胡车儿.6.7满宠.8陈登父子.9因为他的父亲密谋害曹操.10孙乾.11徐晃.12刘晔.13曹豹.14把女儿送来给自己儿子做老婆(其实是作人质).15田丰.16洛阳迁到长安.21D孙坚.22.23阻击袁术.24曹操.25A隆中对.1诸葛亮.周瑜.张飞.关羽.曹操.2赵云.关羽.孙策.司马徽.诸葛亮.庞统.孙权.3马腾.马超.马岱.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4汉寿亭侯.5徐璆.6陈琳.7弥衡.8吉平.9下邳.10张辽.11吕布.赤兔马.12关平.13许贡.14于吉.15周瑜.张昭.16子瑜.17徐晃.18乌巢.淳于琼.19张邰.高览.20仓亭.21袁谭.。
6.关于三国的知识
2.都昌之围。
此段志与演义均有记载,孔融善待太史慈之母,太史慈从母命前来相助,而后突围求救于刘备,以词说之,请来救兵。基本相同。
唯太史慈突围的一段描写,稍有异处。 [志49](慈)於是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
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
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於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
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 [演义11]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
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
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自变量百骑赶来,八面围定。
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在志中,太史慈用的是疲军之术,第一日出城,围下人皆起,太史慈煞有其事地命人摆靶射箭,射完即回;第二日出城,围下人只有半数警惕而起,太史慈依旧摆靶射箭;第三日,围下人视而不见,太史慈找准机会,突围而出。此主要表现他行事的机敏,我认为,太史慈接此任务,应是自知直接突围行不通,才用此计。
演义中则让太史慈直接突围。至于突围时的神勇,纵然演义比志描写更甚(演义对武将的武艺描绘多有夸大,据闻罗版的太史慈此处更拽),然勇而无智,此处太史慈的形象无疑是被贬低,再加上上一段怀刀毁章的事迹也被忽略,太史慈的“智”在演义中全无表现机会。
3.神亭岭之战。 [志49](慈)时独与一骑卒遇策。
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
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
[演义15](慈)纵马横枪,直取孙策。策挺枪来迎。
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败。……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
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来,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恃:“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
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
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
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
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
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忽然喊声后起,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
策与慈方才放手。太史慈的成名战役,在两部书中都有记载,演义的功劳仅是将志的战斗具体化。
志中所记的单挑极少,演义中更著名的马张、马许、关黄等单挑都为虚拟。这里将志中所载的单挑沿袭于演义中书,想来再简单不过。
4.归降东吴。 [志49]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於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
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
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
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 [演义15]却说太史慈,招得精壮二千余人,并所部兵,正要来与刘繇报仇。
孙策与周瑜,商议活捉太史慈之计。……太史慈见城上火起,上马投东门走,背后孙策引军来赶。
太史慈正走,后军赶至三十里,却不赶了。太史慈走了五十里,人困马乏,芦苇之中,喊声忽起。
慈急待走,两下里绊马索齐来,将马绊翻了,生擒太史慈,解投大寨。策知解到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自释其缚,将自己锦袍衣之。
请入寨中,谓曰:“我知子义真丈夫也。刘繇蠢辈,不能用为大将,以致此败。”
慈见策待之甚厚,遂请降。策执慈手,笑曰:“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慈笑曰:“未可知也。”
策大笑,请入帐,邀之上坐,设宴款待。首先,在志中,太史慈“自称”丹杨太守,并曾有“泾以西六县”的地盘,可见他的确该归为“群雄”,至少我们从没见到甘宁、周泰、蒋钦这些带数百从人来投孙策/孙权的将军,之前有什么“自诩”官位的。
太史慈归降的过程,两部书相似,大坻三国中的归降皆大同小异,不外乎是一方“待之甚厚”,另一方“请降”。但请注意孙策与太史慈的对话,演义中将“神亭相战之时,若公获我,还相害否?”“未可知也。”
这两句其记载于太史慈请降之后,我认为只是降后的闲聊笑语,并无紧要;志中虽没有说明,但从孙策说出“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这句疑似劝降的话来看,孙策与太史慈之前的“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未可量也。”对话是劝降时讲的,可能也是最打动太史慈的一句话。
窃以为,央视三国电视剧中的这段处理最佳,容后再详表。 5.信义笃烈。
[志49]后刘繇亡於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
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
7.三国演义文学常识求解
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
魏蜀吴三个
陈寿《三国志》
有这样一句话:三个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他的足智多谋更为人们津津乐道,像博望坡用兵,草船借箭。不仅如此,他还能随机。由此,便有了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空城计、美人计、苫肉计
心战、奔袭、设疑,离间、火攻等战术
开创了历史演义小说的先河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语言简洁明快而又生动
希望对你有帮助~
8.三国演义基本知识
三国演义中的绰号
《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人物的称呼除了绰号外,还有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如:三姓家奴)、道号、自号、小名(如:阿瞒)、官职(如:武侯)、爵位(温侯、汉寿亭侯)、自封称号(如:严白虎东吴德王)、尊称(如:张让阿父)等,以下只列出绰号、道号、自号、正面评价,按回目排序。
张角:太平道人、大贤良师、天公将军——自号、自称(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张梁:地公将军——自称(第一回)
张宝:人公将军——自称(第一回)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的评价(第一回)
孙坚:江东猛虎——有人对孙坚的评价(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吕布: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演义对吕布的评价(第五回)
刘备:枭雄——诗中评价(第五回)
公孙瓒:白马将军——自号(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
典韦:古之恶来——曹操的评价(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荀彧:子房(张良)——曹操的评价“吾之子房”(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
何曼:截天夜叉——自报绰号(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
孙策:小霸王——世人的对孙策的称呼(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华佗:神医——虞翻的评价(第十五回)
关羽:美髯公——汉献帝的评价(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于吉:神仙——世人对于吉的称呼(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
许褚:虎痴、虎侯——马超的转述(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管辂:神童——单子春及天下的评价(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
司马徽:水镜先生——道号(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沧单福新野遇英主)
关羽、张飞、赵云:万人敌——水镜先生的评价(第三十五回)
诸葛亮:伏龙——水镜先生的评价(第三十五回)
庞统:凤雏——水镜先生的评价(第三十五回)
诸葛亮:卧龙先生——自号(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
甘宁:锦帆贼——时人对甘宁的称呼(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
马良:白眉——乡谚(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
张鲁:师君——自号即五斗米道教(第五十九回许诸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问韩遂)
马超:锦马超——刘备转述世人的评价(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
左慈:乌角先生——道号(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
曹彰:黄须儿——曹操的评价、爱称(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
马超:神威天将军——诸葛亮转述羌人的评价(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桓范:智囊——众人评价(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钟会:子房(张良)——司马昭的评价“吾之子房”(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
杜预:《左传》癖——时人谓之(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三、手中三国,如何征召在野武将
我玩的困难程度是最难的那个,也是针对这个讲。首先要看城市里面有没有“在野”武将,有才能招募;
如果有在野武将,就点击“集市-->酒馆”,在点击招募,注意,看系统提示:如果需要的金币在100以下,就能招募;
要切记的是,如果第一次招募需要的金币超过100金币,是不能进行招募的,也就是说他是不会接受招募的,如果你实在想要这个武将,你就需要选择一个武将,点击“酒馆”里的“宴请”宴请他(城市里的金币住够,还有如果被招募的武将厌恶你的武将,就不会接受你的宴请),一直宴请直到他们变成“亲近的人”(另一个标准:你宴请他需要0金币),就可以招募了。
亲近的人之间可以随便招募,只要金币足够。
还要注意如果被招募者厌恶你的君主,也是不能招募的(例如:张飞厌恶曹操,是不会加入这个阵营的,无论谁去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