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拔斯王朝和倭马亚王朝的区别
阿拔斯王朝(العبّاسيّون)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王朝,是该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于750年取代倭马亚王朝,定都巴格达,直至1258年被蒙古旭烈兀西征所灭。阿拔斯王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伦·拉希德和马蒙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顶峰。古代中国史籍(新旧唐书)中称之为黑衣大食。
倭马亚王朝(阿拉伯语:أمويون),中文又译伍麦叶王朝、奥美亚王朝,是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执政结束后,由前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所创建。统治时间自公元661年始,至公元750年终。该王朝是穆斯林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
二、阿拔斯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阿拔斯王朝的最后几位哈里发中,只有第34位哈里发纳赛尔(1180~1225年在位)握有与其身份相称的权力,但也只是暂时的,帝国国势仍一路下滑。13世纪初,东方的蒙古帝国不断兴起,成吉思汗通过侵略扩张,得到稳固发展。
1258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军侵略阿拔斯王朝,包围巴格达,末代哈里发穆斯台绥姆(1242~1258年在位)的叔父执政阿拔斯·阿卜杜勒·穆塔利卜被杀,穆斯台绥姆投降,后被蒙古人裹在地毯中为马踏死,阿拔斯王朝灭亡,伊利汗国占领波斯大部分地区,王朝大多数成员亦被处死。
扩展资料阿拔斯王朝(عبّاسيّون)是阿拉伯帝国的一个王朝,也是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阿拔斯王室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裔。
在该王朝统治时期,中世纪的伊斯兰教世界达到了极盛,在哈伦·拉希德和马蒙统治时期更达到了顶峰。古代中国(新旧唐书)史籍称之为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后期,王朝所能控制的领土不足兴盛时的三分之一,仅仅控制两河流域到印度边境的中西亚地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拔斯王朝
三、阿拔斯王朝的社会
阿拔斯王朝处在封建时期,其特点是封建制处于发展阶段,奴隶社会逐渐退化,但封建主对劳动人民的剥削逐渐加深,阶级斗争和政治动乱逐渐深化。阿巴斯王朝建立之后,社会阶层再次发生重大转变,阿拔斯哈里发害怕阿拉伯贵族会反对他的统治,因此重用波斯贵族,也就是麦瓦力。后期因为恐惧波斯贵族的势力太强,重用突厥贵族。因此在阿拔斯时期原有的“麦瓦力”已经不复存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异教徒的地位也不断改变。
阿拔斯王朝社会阶级分四级:王族和其他大贵族。由哈里发、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他们享有许多特权。社会精英、武士、士兵。包括了大学者,高级宗教知识分子,大商人等在社会有影响的自由民,以及普通的阿拉伯武士和士兵。平民。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等普通自由民。也包括境内的异教徒,主要是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拜火教徒。他们需要交纳比穆斯林多的人头税。奴隶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奴隶只能从事下层劳动。而有些奴隶可以通过参加军队获得自由,甚至裂土分疆成为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