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真的有武林秘籍吗

熟读武侠故事的朋友必定会对这样的桥段十分熟悉:一个青年侠客因仇人追杀等各种缘故或者遁入深山,如张无忌;或者误入某山洞穴之中,发现绝世武学秘籍,如段誉。最终百炼成钢,成为绝世高手。好奇的人都喜欢刨根问底,古代真的有九阴真经、武穆遗书、乾坤大挪移这类武林秘籍吗?学了它们就真的能独步武林,笑傲江湖吗?本期我们一起关注那些神秘的古代武林秘籍。一般来说,中国古代的武学传承重视口传心授,学习模仿,较少留下纸面的文字记录,因此真正开武行、办镖局的好手反倒没留下什么秘籍。这其中的原因很容易弄清楚,一来武行镖局本来就是吃饭的营生,内部行业规矩森严,为防止看家本事泄露出去就更不适宜留下纸面的东西;另一方面从事此等营生的人士大多出身寒微,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撰写系统供他人修炼所需的小册子的能力。如武侠小说中那样的旷世高手又勤于著作的人,在现实中真可谓凤毛麟角了,世人所传的陈抟老祖啊、赵匡胤铁棒啊,大多都是后人附会之作,决不可当真。上面说了一些武林秘籍不大可能很多,多也不能叫秘籍的话。但在中国历史上当真是有一些秘籍的,其中最为传奇的当属俞大猷的《剑经》。话说俞大猷也是够冤枉的,身为明代两大著名的抗倭将领,其名声威望却被戚继光遮掩了,但这位名将的身世经历却堪称传奇。俞大猷著有《剑经》一书,虽然名为"剑经",但实际上是讲棍法及长兵器的用法。内容包括"剑(棍)"、"射"、"阵"三法,俞大猷认为"棍为艺中魁首"。强调随时以"奇正相生"的变化,以静制动,后发而先至,在敌"旧力略过,新力未发"时,施以突击,"打他第二下","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戚继光曾称赞《剑经》说:"千古奇秘尽在于此,近用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俞大猷可谓是竭尽自己早年学习少林棍术和江湖剑法的心得于一身,完成了这样一部讲点著作。在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脱胎于俞大猷棍法的戚家军的长棍的威力。在花船舞女用长棒制敌决胜的时候,所用的正是俞大猷的技艺。真正的让不会武艺的舞女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妙用,即学即会。综合来看,武侠小说里提到的武穆遗书、九阳九阴真经等大多是艺术的创作。不过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史上,宋代和明代因为频繁地与北方女真、蒙古人的冲突,刺激了民间武备的发展,武学秘籍和相关著作也大量出现。宋代的官方著作主要有《武经总要》等,还有一些保存在私人的笔记中,如《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等。进入明代则相关秘籍性的书似乎大大增加,说是秘籍但其实大多只不过是在小范围内流传的习武作品。如程宗猷著有《少林棍法阐宗》三卷、《蹶张心法》一卷、《长枪法选》一卷、《单刀法选》一卷。以上六集合辑成《耕余剩技》,他作为武术大家留下了大量武学技术的纪录。此外程宗猷的一身武艺也是采百家之长,棍法得自少林僧人洪纪,刀法得自浙江人刘云峰传授,得倭刀真传。枪法得自河南刘光渡传授,得八母枪、六合枪之传。据传他游寿春时得"铜机"一具,经改革,创造了一种效力强大、使用方便之新型弩机。从升平履历和学习倭刀、与戚继光的密切关系来看,很有可能程宗猷就是《倭寇的踪迹》里的梁痕录的原型。中国古代的武术究竟是什么样子在今天已经是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在现代技术的渲染下,人们更多地为电影中飞檐走壁、隔墙打物、力能扛鼎、血战千军的大制作所吸引而忽视了传统武学的基础在于实打实的硬功夫。拿到一本武学秘籍并非意味着就能速成,在有经验的内行看来如果没有师傅指导,盲目练习往往会走火入魔,十分危险。今天各位朋友如果还想了解古典时代的武术的真实招势,一方面可以看古代武学著作,一般会配有图解;或者可以参看徐浩峰导演的《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等作品,从中一窥那个遥远而真实的硬派武侠世界。参考资料:1、剑桥中国武侠史,新垣平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3、倭寇的踪迹、箭士柳白猿4、货真价实的武林秘籍《剑经》,为何书中却只提棍不提剑?

二、三国无双联合突袭2秘籍

三国无双联合突袭2的秘籍有很多。首先,要熟悉各个角色的技能和特点,合理选择阵容。

突袭2秘籍(三国无双联合突袭2秘籍)

其次,合理运用连击技能,招募强力武将,提升战力。还要善于利用场地环境,抓住敌方弱点。

另外,升级装备和技能是提高实力的关键,要及时购买、强化和进阶。

此外,合作策略也是至关重要的,与朋友或队友配合默契,进行有效的团队作战。总之,只有不断磨砺技巧,掌握合理战术,才能在游戏中获得胜利。

突袭2秘籍(三国无双联合突袭2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