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金钱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个人的命运。在金钱看似万能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去探讨金钱在人生中的地位及使用方式,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
首先,金钱在人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用金钱解决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无论是基本的人类需求还是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都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
然而,金钱并非万能,它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我们简单地把金钱看成生存的必需品,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狭隘和单一。此时我们需要认识到,金钱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并非全部。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非金钱的价值,如友情、家庭、健康、情感等,这些才是真正的人生财富。
虽然我们需要重视金钱,但是我们在使用它时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如果盲目追求金钱、贪图享乐,那么极有可能会走入人生的误区。同样,如果我们过于节俭,过分追求省钱而忽视了自己的生活品质,那么也将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乏味和千篇一律。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掌握金钱的同时,不忽视其他价值的存在。在赚钱的同时,也要善于花钱,让自己过上更加充实、完整的生活。在使用金钱的时候,需要有理性、有计划和有追求,让自己的命运更加稳定,更加丰盈。
总而言之,金钱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然而,我们需要在金钱的使用上有所谋划和掌控,不断追求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保护好自己的精神财富。
二、简述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为了我们宝贵子女们的未来,父母要教导正确的品性、挑战精神、判断力、关系能力等很多方面。尤其,经济观念更是不可或缺,要对孩子做金钱方面的教育。
金钱与人生的关系,摩根·豪塞尔给女儿的信中写明了答案
即使从一流大学毕业,找到好的工作岗位或职业,没有金钱观念或不会管理钱的话,就很难拥有富裕的生活,经济基础不坚实,也就很难过上稳定、幸福的人生。
所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美国财务专家、投资家摩根·豪塞尔(Morgan Housel)写给女儿关于金钱与人生的9点教诲。
02
他写给女儿的第一点是,不要低估人生中运气和机会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人生的富有与贫穷、成功与失败都是各自选择的结果,但即使正确的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人生中的运气和机会的重要性远超过想象,一定不能低估这二者的作用。
我们出生于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什么样的家庭、与什么样的人见面等,这些都会给各自的人生带来重大的影响,偶然遇见的人对我们的人生和结果产生的影响也会超过大部分人想象。
相信努力的价值和回报是理所当然的,但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勤奋努力的结果,所有的贫困也不都是懒惰的结果。因此,这个事实在看待自身和他人的时候都一定要记住。
第二、金钱带来的最大力量是可以掌控时间。
他跟女儿这样说,在你希望的时间和地点,与期望的人一起,随心所欲安排你想做的事情,这是任何昂贵的东西都无法带来的持续的幸福感。有钱可以拥有奢华的东西,但感受到的刺激与兴奋很快就会褪去,而有弹性的工作和短暂的上班时间带来的价值则很久都不会消失。
特殊时期,丰厚的储蓄带来的时间自由和选择范畴的价值更会绽放光芒。在你希望的时候,有能够退休的财富和能力带来的力量也不会随时间变弱。
实现独立,也就是实现财富自由和时间自由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独立不是全部的话,就是全无。我们用一分一分的储蓄一步步将未来变成我们的所有,这是赢取独立的过程,如果不一分一分地一点点买进未来,你的未来就会被别人掌控。
金钱与人生的关系,摩根·豪塞尔给女儿的信中写明了答案
第三个信息是,不要盼望随心所欲地花钱。
不经历贫穷就无法理解金钱的价值,因此,在养育子女的时候,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钱,毁了孩子。要让他们知道不是所有想要的东西都能轻易得到,这是理解需要和欲望之间差异的唯一方法。理解了这个差异,就会制定预算,理解储蓄的理由,懂得已经拥有的有多么珍贵的价值。
生活中,谁都会面对顺利的时候和糟糕的时候。懂得不给自己创伤,朴素地生活,这是任何人在顺境或逆境中都最有帮助的核心人生技术。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把孩子当小皇帝养的父母一定要铭记。
第四个信息是,成功永远不是在大的决定和大动作中取得。
拿破仑认为天才是指,在周围的人都失去理性、不正常的时候,做正常的事情的人。金钱管理也是一样的。想要长期收获好的结果,不需要做惊人的事情,只要长时间不失误或失败,持续努力即可。最大的失误是债务缠身,不能自拔,避免这种灾难性的失误比其他任何金钱忠告都更加有力。
第五、要在收入的范畴内生活。
花销少于收入的能力是最强有力的财务武器。收入和投资收益率无法掌控,但在自己的收入范畴内花销可以控制。相比赚15万美元,但认为为了幸福生活需要15.1万美元的人,一年赚5万美元、花4万美元的人,更加幸福、更加富有。赚多少钱不能决定我能拥有多少钱,拥有多少钱也不会决定需要多少。钱的5个概念中也有讲到花钱的重要性。
第六、转变想法也是可以的。
大部分人在18岁之前都不了解自己的未来,没能选择期望的大学和专业,不喜欢现在做的工作,但人生并不会就此失去希望,只要我们认可价值观和目标是可以随时间调整的。要接纳内心的转变,能够转变想法是我们拥有的强大力量,是唯有年轻时才能享受的特权。
第七、所有的事物都会有代价。
忙碌的代价是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长期投资收益的代价是变动性和不确定性。有价值的所有事物都要付代价,大部分代价都是隐藏的,不容易注意到。值得付代价、看起来有价值的事情也要观察是否有隐藏的成本。
理解了这样的概念,你就会将时间、关系、自律性、创造性等像现金一样珍视。
第八、衡量成功最大的基准不是金钱。
沃伦巴菲特说过,人生真正的成功是你希望在一起的人们真心爱你。这种爱不是看你有多少财产,而是源自你待人的方式。钱无法给你最想要的东西。无论有再多的钱,也无法弥补人品、正直以及对他人共情能力的不足。这也是我能给到你的最重要的财政忠告。
这句话的意义非常深刻,意思是说,不要成为“有钱的穷人”,是阐述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很好的内容,是吧?我们身边偶尔有人认为有钱就是成功了,真正的成功并不只是有钱,除此以外,与钱一起还有很多需要的,尤其人更加不能忽视。
三、人生价值与金钱
人生价值与金钱
身外之物.不同层次的人还有不一样的理解,有的视金钱为粪土、有的叫他王八蛋,觉得缺钱时钱是王八蛋,但认为钱没有可以再挣,人在就不怕没钱,这些想法也都是正确的、算积极的.
那金钱真正的意义是什么?他和权力一样,是你做回你自己做你自己最想做且明确是自己能做好的事情的台阶,而不是达到你目的的台阶,你的目标是什么,得到的就是什么,为了钱、权力、自己的私欲也许你能得到这些,但得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在一个个寂寞的深夜拷问自己内心最深处的东西,然而注定再不会有多少收获.
说白了,金钱和权力都是事先自我的工具,而非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做给别人看的,而真正的自我只有一个人能看到就是自己
人生价值:金钱与贡献比尔盖茨。。。
人生价值与金钱,人生价值与贡献,金钱与贡献之间关系的认识人应该学会珍惜,珍惜自己不要想的太多,做的太少
多一些实际行动,少一份相互责备
人生价值与金钱的关系金钱只是工具。
很多画家。音乐家,穷苦了一辈子到最后成功成名。难道人们就能说,他生前不过是个穷鬼。并因此瞧不起他们吗。
人生的价值,在于实现。而不在于消费。花费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小小部分。真正有意义的和真正有价值的也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
当今社会没钱是困难,艰苦的。但人生价值不是能用金钱能计量的。如亲情,友情,及自我生命,这些是不能用金钱可代的。
人生价值:金钱与贡献的对话找到同学了。。。也在奋力写思修作业中。。。
用金钱衡量人生价值既然是综合代表,就简单逻辑推论,拥有金钱就是拥有财富;相应地,人们对金钱的追求,也就是对财富的追求;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也就是对待财富的态度了。其实,这种简单逻辑推论是有问题的,因为金钱仅仅是财富的“综合代表”,而不是财富本身——你握有黄金或是美元,它们并不就是汽车、住房,还不是清洁的空气、纯净的饮水,更不等于精神的愉悦、生活的充实和思想的自由,尽管使用黄金或是美元,你可以交换到这些真实财富的一部分。换言之,金钱与真实财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金钱这个“综合代表”与真实财富之间还有一段距离。何况许多财富还是金钱无法代表、度量和交换可以得到的。正是由于金钱与真实财富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不应将金钱与财富等同起来,更不应简单地将追求金钱和拥有金钱与体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等同起来。关于金钱,我们需要一种生活的智慧。财富是一个包罗永珍、内容非常广泛的概念。就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的理解来看,它既包括服务于人生存、生活的物质产品,又包括人的心理愉悦、精神满足等非物质产品;既包括可以私有化到个人或家庭的“私有财富(如家庭房产)”,又包括难以私有化的“共有财富”(如蓝天白云、清洁空气);既包括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的东西,又包括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在人为制造的东西中,既包括物化有形的产品,又包括制度、规则、习惯、传统、风俗等非物化的文化产品,还有那宗教、信仰、主义、意识形态、主观价值判断等等纯粹理念的存在。概括地讲,财富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所追求的、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一切东西的总和。对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来说,追求各种各样的财富,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也是人生的全部目的所在。只是看你如何来确定你心目中的“财富目标”罢了——有人追求物质产品的丰裕;有人追求精神境界的满足;有人追求宗教过程的宁静;有人追求信仰实践的磨砺。如此众多的财富目标追求选择,让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生气和色彩。不无遗憾的是,在货币经济时代里,金钱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单调化了人们对于财富多样化目标的追求选择。金钱似乎代表着、度量著世间一切财富的价值,并似乎可以交换到世间的一切财富。人们对它的追求和拥有,似乎就是对一切财富追求和拥有的代名词。这样一来,人生的目的,除了追求和拥有金钱,也就不再有别的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存在了。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假象,但这种假象迷惑的却是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当金钱可以用来免除劳役和人身处罚、购买婚姻、抵偿生命时,金钱便与人生价值直接关联,“金钱万能”这种假象的程度就越发加大了。基于金钱是财富的“综合代表”却不是财富本身,以及金钱并不能够完全度量、代表和交换一切财富的理解,我们关于金钱的智慧就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追求金钱,以获得它能够代表的财富(如住房、汽车等),也要追求金钱不能够代表的财富(如内心的平安);我们要拥有一定量的金钱,但不能够停留于只是拥有金钱的状况之中,也要享受金钱所能够交换到的真实财富本身,也就是要会花钱。否则,我们就只是空洞地拥有金钱财富形式,成为地道的“守财奴”;我们要在一定的时空里追求金钱,也要在一定的时空里放弃追求金钱来享受足够的人生闲暇。在这样的智慧人生中,金钱就将永远是你忠实的仆人,你就将赢得生活的丰富内容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实现。或者说,你就是在智慧地生存和生活着。关于金钱、金钱与人生、金钱与社会,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悲观主义看法。马克思对于商品货币的“拜物教”给予过猛烈的抨击,认定商品货币条件下,特别是当劳动力转化为商品,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拜物教”具有不可消除的属性,它深深地奴役或“异化”了人的存在。因此,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废除商品货币体系,也就成了未来美好社会理想建设的基本前提。德国的社会思想家西美尔认为,“金钱是世俗之神”的现实令人感到悲哀,因为金钱只是一种空洞的形式,不是财富本身,也不能够代表所有的财富,“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上的”。与马克思不同的是,西美尔没有废除货币制度的理想设计,只是面对现实发出无奈的叹息,充满著不尽的悲情。我们“很不幸”地生活在一个金钱存在的历史阶段和社会里。在可以预计的未来,我们根本无法废除金钱,但我们是否有必要屈从于金钱,或是沉溺于金钱的悲观情绪之中呢?至少,我以为是没有必要的。对个人而言,如能智慧地对待金钱来生活,只是将其作为一种生活的工具或手段,而不是作为生活的目的,我敢肯定,这种有着真实内容的生活,有着丰富财富结构的生活,也就是相对成功的、有价值的生活,尽管这不是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生活。
金钱能否衡量人生价值是其中一个要素,而且其重要性是因人因时而异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尺度。不同的人生观评判标准也是不同的。
如何看待人生价值与金钱名誉地位关系关系
人生价值是多样化的选择
不一定与金钱名誉地位有关
行知与人生价值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理论研究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意义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的“真人”——具有完美人格与渊博知识、高超技能的人;说真话、求真知、办真事、为真理而奋斗的人;充满爱心,为社会、为生活积极创造的人;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显而易见,这完全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整体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其培养目标与现阶段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由此可见,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当前的学校教育仍有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倾向,片面追求升学率,扼杀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不利于人的素质全面提高。陶行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不要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观点,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标的精神相吻合,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再倡导的“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主张相一致。所以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界定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就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而言,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在结构
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基本命题共同构成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质论,它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这里重点要讨论的是生活和教育的关系。
生活决定教育
(1)从教育的本源上来说,教育源于生活;
(2)生活决定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3)生活的变化决定了教育的变化;
(4)生活的终生性决定了教育的终生性。
教育改造生活
(1)教育改造社会生活;
(2)教育改造了人。
2、“社会即学校”是学校改造论,它指明了学校改革的方向。
“社会即学校”这一命题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改革工作有两点启示:一是要改革学校传统的时空观;二是要及时调整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内容。
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它解决了生活中如何施教的问题。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现代价值的实践探索
根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和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把生活教育理论贯穿于学校的主要工作之中,以德育、教学、师训三大块作为实践探索的主阵地,每一部分又分置若干小课题进行共同研究,从而形成全方位、系统化、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生活教育理论实践与研究体系。
(一)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构建新型德育理论、操作体系。
1、以“生活即教育”为支点,调整、改进德育工作。
(1)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重视班集体建设,把班集体建设看作是学校德育之重点,把优化班主任队伍作为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各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励学生奋发向前。利用学校宣传橱窗、黑板报加强宣传力度。各班配有国旗、队旗,期初制定班级精神,奋斗目标,制定并推行“文明班级”评估方案。
(2)加强社会大环境教育。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学生接触社会。如聘请了企业人员为学校校外辅导员,定期为学生介绍资讯;建立了假日活动小队,定期开展活动;建立了校外活动基地,科技实践基地;开辟了一些临时性的具有德育意义的场所等等。
(3)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尽力挖掘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系统家教知识辅导;成立家长委员会,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办学目标、思路,以取得认可和支援;定期召开家长会进行经验交流,共商育人大计;进行家庭访问,加强资讯沟通,以取得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
2、从“社会即学校”的视角,重新审视、改进德育工作。
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永远具有实效性。陶行知先生是个正视社会现象的伟人:“坏的社会,我们也要认识,有所准备,才能生出抵抗力,不会显得手足无措。”在现今社会里,知识经济的深入变化,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带来了社会上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我们的教育物件“学生”也在悄悄改变,他们的思想状况、心理变化、观念变化都与当代教师儿童时代有很大差异,这正给现代学校带来了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比如现代学校中,特殊学生家庭逐年增多,这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考验,在以前并不十分强调法制教育,现在必须放到重要位置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从“社会即学校”的视角,重新审视、改进德育工作,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尽可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又如,鉴于当前的小学生缺乏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我校与区人武部合作建立了浙江省第一所预备役少年军校,通过军校的磨练,学员们的思想素质、意志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少年军校也由此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我校也被评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3、实践“教学做合一”,加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学上做的是学生”。由此看来,“做”为核心,教育不能纸上谈兵,应注重实践性。实际上,“做”的过程就是品德内化的过程,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在“做”的基础上建立的。所以我们提出了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并且注意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使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获取道德知识,积累道德情感。比如,班干部产生、班级公约形成、班级各项活动方案的形成、对各种模范行为或不良言行的评议等等,都积极尝试让学生展开广泛的民主讨论。
(二)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小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操作体系。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变化万千的自然世界之中,学生和他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学生面对的书本知识本身也源于生活,因而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交往的屏障。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小学学科教学的理论、实践操作体系,就是教师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时候,从课内外结合开放的角度,重视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络,增选现代生活中生动活泼的例子,充实到我们的教学中来,使我们的课堂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尽可能的开发实践应用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学会将知识综合化应用,使知识在活用中内化。
各教研组、年级组在课题领导小组指导下,通过公开课、专题讲座等教学、教研活动,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努力改变当前小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封闭、脱离学生生活、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状况,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方式,积累一批有一定质量的教学案例、教学论文。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络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数学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三)实践、研究生活教育理论,改进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
根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有多么广阔,教育的天地就应当多么广阔。这就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大教育观,善于优化并利用学校教育环境,变“死”为“活”,由封闭走向开放,探索和构建课内、课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教育体系,并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知识、掌握的方法运用于广阔的社会天地中,促进知识的迁移。
在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过程中,努力改变教师以本为本、被动施教的问题,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真正成为教材的再设计者和课堂生活的创新者。旅程觅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