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影风声的历史背景
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在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自此,对日抗战进入新的"三国"时期。
汪精卫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毛泽东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势成三足鼎立,各自为政,互为掣肘。汪精卫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同时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
1942年10月10日,在汪伪政府举办庆祝国民政府成立三十周年的盛大仪式上,一名汪伪政府的要员被枪杀。这件事引起了日本方面的高度重视。皇军特务机关长武田怀疑这一系列暗杀行动是北平地区共产党领导人老鬼策划的,希望通过清查彻底破获他的组织。
扩展资料:
《风声》在主旋律电影类型化方面做出了十分成功的探索。无论是剧情的编排设计,还是拍摄的手法,都跳出了以往同类题材的窠臼。在情节构建上,编剧和导演通过大量主观幻觉和错觉来表现人物形象。
《风声》是典型的谍战片,尽管影片有小瑕疵,比如情节有漏洞经不起反复推敲。该片具有简单的环境,精炼的人物,明确单一的目的,波谲云诡的情节。
导演以好剧本做底,再加上奢靡考究的布景,香艳典雅的人物造型,绚丽而怀旧的色调,漂亮炫目的摄影,能把握心理细节的好演员,以及干脆利落行云流水的剪辑,每个细节都做足了功夫。
二、基度山伯爵 故事背景
大仲马是一个有才华的、多产的作家。他非常善于运用“有趣的情节”。历史给他提供了众多的情节。遥远的过去时代的秘密的阴谋,残酷的暴行,沸腾的激情,宗教的狂热,以及丧失理智的爱情,都能在他的笔下重现。他的笔创造了浪漫主义世界。然而,这个世界是由真实地刻画出来的性格所组成。大仲马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是具有人民性的。在他的作品中,王公贵族、元帅、主教降为平凡的人,而小人物则主宰着王国的命运。
大仲马的作品,并非只限于过去的时代,也有与他生活的时代相关的作品。《基度山伯爵》就是这样的作品。这本书叙述的是与作者同时代的法国,故事是以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为背景展开的。
《基度山伯爵》是怎样形成的?作家从生活中汲取了什么?作家的想象力创造了什么?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如何?谁是作品中人物的原型?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大仲马创作的研究。
当时有一个在巴黎生活和创作的作家,名叫欧仁·苏。他虽然名声不如大仲马,但稿费收入无疑是超过大仲马的。当时,全国都在读欧仁·苏的作品,尤其是《巴黎的秘密》特别著名。这本书风行一时,几乎人人都在谈论书中的主角格罗尔斯金公爵。欧仁·苏靠这本书得到了十万法郎的稿费。
出版家别丘恩提议大仲马和欧仁·苏竞赛。可是,这就要写以现代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大仲马接受了这个建议。
和往常一样,先从寻找真实的故事入手。他想起了两、三年前曾经见过一本小册子《没有假面具的警察》。这本书是一个名叫布尔曼斯的人在1838年出版的。书中的材料是从警察局档案中抽出来,由新闻记者布舍尔·艾米尔和拉蒙—兰岗男爵加工整理的。
在翻阅警察局档案时,一篇名为《金刚石和复仇》的材料引起了大仲马的注意。他后来写道:“这个故事就象是一颗隐藏在贝壳里等待着珠宝匠的珍珠。”
这个激起大仲马灵感的故事,发生于1807年。当时在巴黎,有一个名叫皮克·弗朗苏的年青皮靴匠。他有一个既富有又漂亮的未婚妻,名叫玛格丽特·菲若拉。她有整整十万金法郎的嫁妆。有一天,正值狂欢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皮克到小酒馆去探望朋友卢比安·马其叶。他在小酒馆里喝得有些醉意,就讲起了自己的好运气。酒馆主人卢比安是个嫉妒的人。他也在悄悄地爱着玛格丽特。他决心破坏朋友的婚事。等皮克走了以后,阴险的酒店主人对当时在场听见皮克讲话的人(一共三个人,其中一个是阿刘·安东——要注意这个名字)提议,对这个幸福的未婚夫开个玩笑。做法很简单,给警察队长写封信,说皮克·弗朗苏是英国奸细,参加了波旁王朝复辟的阴谋。
狂欢节闲着没事的人们编造出来的玩笑,演变成十分严重的悲剧。婚礼前三天,皮克被逮捕了。警察队长没有经过审讯,就仓促地把这“阴谋家”的“罪行”报告给了沙沃里警察局长。令人奇怪的是,皮克的命运就这样决定了。他被关进了皮埃蒙特的费尼斯德里堡。
皮克的父母和未婚妻想尽办法打听他到底出了什么事,可是,毫无结果。皮克象石沉大海一样地失踪了。
漫长的七年过去了。这时,拿破仑被废除,波旁王朝复位了。皮克,这个受了多年苦难的人被释放了。但已很难认出这个象老头子的人就是当年那个漂亮的小伙子。监狱生活在他身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使他成了一个阴沉冷酷而又非常富有的人。
监狱里有一个意大利神父,他和皮克一样也是囚犯。临死前,神父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遗赠给皮克。共有:八百万法郎的动产,两百万法郎珠宝和三百万法郎黄金。这些财宝被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神父把地点告诉了皮克。
皮克出狱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这些财宝,然后去实现他早就想好了的计划:找到玛格丽特,并且对所有害他坐牢、破坏他的婚礼的人复仇。
他以刘斯·若杰弗的名字出现在以往住过的地方,一步步地进行调查。他打听到玛格丽特在“痛苦地悼念他整整两年以后”,嫁给了陷害他的首犯、酒店老板卢比安,成了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已成为巴黎最豪华的饭店的阔老板。狂欢节那次“玩笑”的其他罪人是谁呢?人们建议他去找住在尼姆的阿刘·安东。
皮克化装成一个僧侣来到尼姆。找到了小饭馆主人阿刘。他自称是从费尼斯德里堡来的巴尔金神父,是来完成皮克·弗朗苏最后的愿望:弄清楚是谁害得这个皮靴匠坐牢。假神父边说边对着光亮拿出一颗惊人的钻石。他对惊呆了的阿刘说:“按照皮克的意愿,如果你把这些坏蛋的名字说出来,这个金刚石就属于你了”。小饭馆主人不加思索就回答道:“告密的是卢比安,协助他的是食品杂货店老板梭布罗和制帽工人沙良里”。
阿刘得到了金刚石,他立即把钻石卖出去,买了一座豪华的别墅。但是他很快就知道珠宝商骗了他。这块钻石转卖为十万零七千法郎,而阿刘才得到六万五千法郎。他为了找回亏损,打死了珠宝商,逃跑了。
皮克证实了卢比安的罪行和其他仇人的名字,回到了巴黎。他以普罗斯皮洛的名字在卢比安的饭店里当侍者。在这里,他不仅很快就看见了过去的未婚妻,而且也看见了两个同谋者——梭布罗和沙良里。
一天傍晚,梭布罗没有象往常一样来玩骨牌;他是经常和卢比安玩牌的。人们在艺术桥上找到了他的尸体。他的胸膛上插着一把匕首,匕首柄上刻着:《第一号》。
从此灾祸接二连三地落在卢比安的头上。他第一次结婚生的女儿、十六岁的美人切列珠,被一个有殷实财产的侯爵勾引上了。为了掩盖这件丑事,他们决定尽快地举行婚礼。勾引她的人不但不反对,反而很高兴地准备和这个快要成为他孩子的母亲的姑娘结为合法夫妇。但丑事终于在婚礼的晚宴上张扬出来了。新郎没有在餐桌旁出现,他突然失踪了。很快从西班牙来了封信。从信中看出他根本不是什么侯爵,而是一个在逃的苦役犯。
被遗弃的切列珠的父母急坏了。卢比安的妻子神经完全错乱了。不得不把她送到乡下去。
灾祸接踵而至,卢比安的家和饭店通通被烧光,他破产了。不久,他那不成器的儿子被拉进流氓集团,参加了盗窃活动。法院判了他二十年苦役。
沙良里突然死了。在他的棺材上有人钉上了个纸条。上面写着:《第二号》。
1820年初,“美丽的玛格丽特”绝望地死去了。就在这时,跑堂的普罗斯皮洛厚颜无耻地提出要买卢比安的女儿切列珠。于是,骄傲的美人成了仆人的情妇。
卢比安快疯了。有一天傍晚,在花园里,一个带黑面具的人出现在他的面前。这个神秘的陌生人声称:“我是皮克·弗朗苏。就是你卢比安在1807年害得他坐了牢,并且抢走了他的未婚妻的那个人。我杀死了梭布罗和沙良里,败坏了你女儿的名誉,带坏了你的儿子。放火烧了你的房子,把你的妻子送进了坟墓。现在,轮到你了。你是《第三号》”。说完,用匕首刺死了卢比安。
复仇完成了,皮克本该逃跑。但是有人抓住了他,捆起来带走了。等他清醒过来时,他看见在他面前的是阿刘·安东。
这个尼姆的小饭馆主人,早就猜到来找他的假僧侣就是皮克。于是,他秘密地来到巴黎,自始至终就象是皮靴匠复仇的一个沉默的同谋者。现在,作为自己沉默的代价,他要索取皮克的一半财产。没想到遭到坚决拒绝。无论是毒打还是恫吓,都不能使这个费尼斯德里堡过去的囚徒屈服。狂怒之下,阿刘把他杀了。后来,阿刘逃到英国。几年以后,阿刘觉得自己快要死了,请来了神父,向他承认了自己做过的恶事,请求把财产交给法国警察局作为自己的忏悔。
皮靴匠皮克的故事总共只有20页。但大仲马锐利的眼睛,一下子就看中了它。他开始润色这个现代生活的悲剧,使它成为艺术作品。
他并不是第一个从犯罪现象中提取小说情节的人。在他之前的一些作家,如普莱沃和笛福,席勒和司各特·瓦里切尔,巴尔扎克和狄更斯,以及许多其他的人,也是经常从警察局的记录,法院的报告和监狱大事记中,寻找人物形象和情节的。
大仲马要完成的工作是把真实的人物由现实世界引入想象世界。皮靴匠皮克由单纯的杀人凶手变成针对社会统治集团中“大人物”们的复仇者。他不仅仅是为自己报仇,而且也是为一切受欺侮、被诬陷和摧残的人报仇。当时在法国首都,麇集了波旁王朝的“英雄们”。这些奸诈的小人、冒险家和罪犯,成了法国社会积极的活动分子。他们虽然犯下了罪行,却在社会上攫取了令人羡慕的地位,兴旺发达起来。这些人物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大仲马痛恨这些暴发户、追名逐利的小人、投机的银行家、作了大官的流氓无赖、在殖民地发了横财的骗子以及复了职的将军们。他希望对这些坏家伙进行清算,哪怕是在纸上也好
三、西庸的囚徒作者介绍
1、《西庸的囚徒》作者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由于他的卓越的诗歌创作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主民族革命运动,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它是欧洲文学界的一面光辉旗帜。恩格斯赞赏他对现实社会的辛辣讽刺。
拜伦(1788-1824)生于1788年1月22日,在英国的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生于伦敦,长于苏格兰。10岁时承袭了拜伦爵士称号。在剑桥大学就读期间,他发表诗集《闲暇的时刻》(1807)。面对某些评论的围攻,他以长诗《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1809)作为反击。这首长诗讽刺了文坛的权威,批评了湖畔派诗人,同时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内容和诗人的社会责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年后,适逢欧洲各国民主民族革命兴起的时代,他反对专制压迫,支持人民革命的民主思想。20岁,他出国游历,先后去许多国家。1811年回国。这次旅行大开他的眼界,使他看到西班牙人民抗击拿破仑侵略军的壮烈景象和希腊人民在土耳其奴役下的痛苦生活。在旅途中写下的长诗《哈罗尔德游记》,震动了欧洲的诗坛。
拜伦在欧洲游历期间,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章(第三、四章分别完成于1816年和1818年)。第一章1809年在阿尔巴尼亚开始写作,第二章于次年3月在伊斯密尔完成。长诗在1812年3月出版后,轰动文坛,风靡全国。《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早期创作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哈洛尔德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记述了自己游历和旅居欧洲诸国后的见闻和观感。在前两章中,拜伦描绘了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社会风貌,谴责专制统治,支持各国人民争取自由的斗争。后两章则歌颂欧洲山河的壮丽,缅怀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赞美欧洲的艺术。
诗歌中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是孤独失意、多愁善感的贵族青年,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感到厌倦,性格忧郁,“心是冰冷的”,“眼是漠然的”。这一形象身上也反映了作者本人的某些思想情绪。抒情主人公是生活的积极观察者和评论者,他爱好自由,歌颂革命,精力充沛,感情强烈,体现了拜伦思想的积极的一面。长诗内容丰富,以强烈的浪漫主义抒情见长。
此后,拜伦又写了《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和《海盗》(1814)等 6部长篇叙事诗,总称为“东方叙事诗”。作品以东欧、西亚一带为背景,充满异国浪漫情调。诗歌中还塑造了一系列高标独举、孤行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们是海盗、异教徒、造反者、无家可归者等,都具有出众的才华、坚强的意志、反叛的热情,敢于蔑视传统秩序和专制暴政,但是他们的反抗总是和孤独、忧郁结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独立,离群索居,并以悲剧而告终。最典型的形象是《海盗》中的康拉德。这一类形象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1816年夏天,拜伦的妻子提出分居的要求,上流社会借此毁谤和攻击,拜伦愤然移居瑞士。这一时期写的诗剧《曼弗雷德》(1817),其实反映了诗人心中的苦闷。诗歌中住在阿尔卑斯山深处一位神秘的人物,因为犯了道德上的大罪,导致最爱的人的死亡,现在只求速死。主人公对革命后的现实失望,却又不愿意走向人民,表达了法国大革命之后知识分子拒绝和现实妥协,却又孤独、绝望的情绪,究其实质,还是拜伦式的英雄。诗中除了少数人物以外,还有代表大自然各种力量的精灵,以及命运之神等,带有浪漫和神秘的色彩。长诗《锡隆的囚徒》叙述的是16世纪为捍卫瑞士独立而被囚禁在锡隆堡达6年之久的共和主义者和自由思想家博尼瓦尔。和“拜伦式英雄”不同,博尼瓦尔反对专制暴政,和人民共命运,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诗歌赞扬了英雄坚贞不屈的精神,抨击了专制暴政的残酷。
拜伦一生为民主、自由、民族解放的理想而斗争,而且努力创作,他的作品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和艺术价值,他未完成的长篇诗体小说《堂璜》,是一部气势宏伟,意境开阔,见解高超,艺术卓越的叙事长诗,在英国以至欧洲的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
2、附原文:
西庸的囚徒
拜伦
我的头发已灰白,但不是因年迈,
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骤感忧惶,
一夜之间变得白发斑斑;
我的肢体已佝偻,但不是因劳累,
漫无尽头的歇息耗尽了活力,
是地牢的囚居把它摧毁。
因为我一如其他的死囚犯
注定与明媚的天地绝缘,
身上戴镣铐,门上有铁栏。
仅仅是因为我父亲的信仰
我就在这里受禁,渴望死亡。
我的父亲在烙刑之下死掉,
因为他不肯放弃自己的信条;
也是因为同样的缘故,
我们全家皆身陷囹圄。
我们;原来是七个,现在只剩一人,
六个年轻的,一个是老年,
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变心,
面对着迫害狂反而傲岸。
一个被火焚,两个死在刑场,
用血在信条上盖了印章;
为了歹徒不许信奉的上帝
他们像父亲一样就义。
另外三个被投进了地牢,
其中只有我这残躯仅存。
锡雍的地牢幽深而陈古,
里面有七根歌特式的石柱;
七根柱子灰白而高大,
坚实地挺立在狱中幽光下。
日光在牢中会迷失途径,
刚刚透出厚墙的缝隙,
转眼间便消失得无踪影。
它在阴湿的地板上爬行,
好象沼泽上鬼火闪动。
每根柱子上挂着一只铁环,
铁环中系着一根锁链;
那铁器可是害人的东西,
我的四肢上有它噬咬的痕迹,
那些痕迹都永远留住,
在我有生之年不会消失。
此刻的日光有些刺眼,
我很久未见过太阳这样升起;
到底多久了,我也不知,
自从我最小的弟弟在我身边死去,
我就不再记数一长串沉重的日子。
我们每人被锁于一根石柱,
虽有三个人,可个个孤独,
谁都一步不得走动,
谁也看不见别人的面容;
那缕苍白暗淡的光线,
倒使我们看彼此像生人一般。
就这样相聚,又这样分离,
手被束缚,心却连在一起。
虽然缺乏纯净的空气和阳光,
却仍有些安慰注入胸膛;
因为能听到彼此的说话声,
可以讲述旧故事和新憧憬,
或者吟唱英雄的壮歌,
兄弟们就这样互慰着。
但最后连这也失去味道,
我们的话语变得枯燥,
好似地牢石壁的回声,
不再那么自如和充沛,
与从前的情景大不相同,
也许是产生幻觉的缘故吧,
但我总觉得那不像我们的话声。
在这三人中间,我最年长,
所以应该支持和安慰他们;
对于这点,我尽了最大努力,
每个人也都是不遗余力。
小弟弟最受父亲的钟爱,
因为他的前额酷似母亲,
碧蓝的眼睛宛如天穹。
他天生一个快乐的性情,
眼泪只为他人的不幸而流,
有时流得像山间小溪,
除非他能够解除忧患——
他最怕看见人间苦和愁。
另一个弟弟也是心地光明,
但他生来是为与人抗衡;
他身材魁梧,刚毅烈性,
不畏抗拒世间的战争。
他乐于奔赴前列而就义
不愿身陷地牢,恹恹待毙。
他的精神已被锁链摧毁,
我眼看着他默默地枯萎。
对于他,这地牢恰似深渊,
戴脚镣是最大的灾难。
莱芒湖紧挨着锡雍的墙,
在墙下百丈深的深渊里,
湖水的潜流教会而奔流;
从锡雍的洁白的城墙上,
一根测深线直伸到湖底,
而滔天的波浪把城墙围起,
水和墙围城双重的防线,
把地牢变成了或人的坟墓。
我们的黑洞就在湖水下,
日夜能听见水波的拍打;
它在我们头上哗哗作响,
在冬天,我曾感到水的浪花,
打进铁栅栏,那咆哮的风
正在快乐的天空中纵情奔腾;
那时连石墙都在晃动,
我虽感震撼也毫不慌张,
因为面向死亡我又有何所愁,
死亡会让我重获自由。
七
我说我的弟弟萎靡不振,
我说他们的壮志已消磨完尽,
他憎恶地挪开他的食物,
并不是因为嫌饭食太脏,
因为我们习惯于打猎的粗粮,
对于事物好坏并没较量,
从山上的羊挤出羊奶,
已变成城沟里窑来的水,
湖波浩渺,水深百丈,
巨大的潜流回合而奔腾,雪白的浪花拍打着城墙。
水和墙造成双重的囹圄,
把地牢变成或人的坟墓。
我们的黑穴就在湖面之下,
日夜能听到水波的拍打。
我曾感到冬季的浪花打进栏杆,
怒吼的风肆意奔驰在蓝天。
那时石牢的四壁都在摇晃,
我感到了捍力,却不惊慌;
面对死亡我感到快乐,
因为它会使我得到解脱。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我们对于囚徒背景故事的问题能够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解决方案。如果您需要更多信息或者有其他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