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草的草书

怀素最擅长写小草和大草字体,代表作有“天下第一小草”之称的《千金帖》(小草千文)等等。

怀素(737-799),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纸本《千金帖》(小草千文)《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诸帖。

狂草字体?草书和狂草的区别

怀素《小草千字文》作为其传世书迹中的经典,其纸本真迹首次在2017年3月被学者黄锦祥发现。此《千字文》原是经帖装纸本(白麻纸),每页纵26.8厘米,横13.5厘米;现存9页共42行(为原文过半手迹),计530字。帖外封套被旧藏家题签为:“怀素传本墨迹《草书千字文》”十一字。现为黄锦祥先生所藏。此《小草千字文》是怀素标准小草的唯一作品,古有“一字值千金”的美誉,故又名《千金帖》,为“天下第一小草”,与其天下第一草书《自叙帖》相映成趣。观帖中藏印数枚,打开全帖俯瞰时,那些如指甲般大小的字迹富有动感,让人赏心悦目。通篇为小草,笔锋瘦劲飘逸、典雅;上下呼应,一气贯之神采飞扬。“宋四家”之一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道:“怀素草书暮年乃不减长史(指张旭)。。。”此言直截指出怀素晚年身体状况良好,才能写出眼前这样高水平的得意之作,让后人为之激赏和赞叹!

怀素《草书千字文》纸本真迹,与其《自叙帖》笔性相近,无不挥洒自如,劲健飘逸,充分显示出怀素驾轻就熟的草书本领,是时下书法界临写小草的最标准范本之一。怀素的小草作品,无论是历史流传还是文献记载,其真迹传世仅此一幅,这是真真正正的《千金帖》,一直是书画家和收藏界梦寐以求的千古绝品。现将怀素小草真迹拓印出碑帖效果,与海内外同好共赏,可以说原作有多美碑刻就有多美,是国内首份研究怀素小草的珍贵资料。。。(注:下图是按怀素纸本原作真迹拓印的碑帖作品)

二、草书和狂草的区别

草书,是中国书法发展到一定时期而产生的一种快速便捷书体。始于汉初。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章草”。

据说“章草”得名于汉章帝命大臣杜度用这种字体写奏章;也有人说“章草”就是汉章帝所创;还有人说“章草”得名于汉元帝时的书法家史游用这种字体书写《急就草》。

总之,“章草”在汉代十分普及。到了汉末,出了个大书法家张芝,是他脱却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

狂草字体?草书和狂草的区别

到了唐代,张旭、怀素将“今草”写得放纵开张,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飞扬,这就产生了“狂草”。由此见,张芝乃“今草”之祖也;张旭、怀素乃“狂草”之祖也。

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从草书的发展来看: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

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三、章草、今草和狂草字体应该怎样细致的区别

众所周知,我国书法艺术有着很深远的历史,并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从最早的甲骨文到小篆、隶书,然后一直发展到草书、楷书等等书体的形成,可以说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书法体系诞生。在众多书法体系中,草书可以说是最为简约的书体,根据草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章草、今草以及狂草三个阶段,其中章草、今草以及狂草在章法、笔势以及字体结构方面都有很明显的不同。

首先,章草、今草和狂草分别是草书的三个发展阶段。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最具有民族性、最难学的艺术,草书的书体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类。草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期的草书是在篆书演变成隶书的时候所派生出来的一种书体,所以最早期的草书被称为隶草,后来渐渐地开始打破隶书的严谨规矩后演变成章草,也可以说章草是雅化版的草体书体,其在汉魏时期最为流行。在汉末时期在章草的基础上进一步脱去隶书的字形笔画而形成了今草,并在魏晋末期开始盛行。然后到了唐朝时期,草书越来越放纵,字形也越来越千奇百出,因此就演变成了狂草。

然后,章草、今草和狂草在章法、笔势、字体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虽然章草、今草和狂草都是草书的一个书体类别,但是从名字上来看都知道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章草是从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书体,字体保留了隶书的笔法,行笔的时候笔断意连,字字独立,字体古朴,即使是难写的字也不去简化。今草是从章草的基础上简化而形成的,笔画连绵,字与字之间多为连写,并且为了书写方便而会改变字的结构,书写难度相对更高,其代表人物是书圣王羲之。而狂草则是延续了今草之势,运笔更加迅速,笔势也更加狂放不羁,笔画连绵不断,字体结构变化莫测,使其艺术价值高于实用价值,代表人物有张旭和怀素。

最后,从这三种书体的代表人物的书法作品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章草、今草和狂草之间的区别,草书的章法和笔势的越来越肆意,使其增加了许多神秘的艺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