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的背景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一八四年黄巾起义开始,到二八O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三国演义》在描写近一百年的历史故事,中不但揭露了封建地王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在描写各封建统治集团的斗争中,全书贯穿了一个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认为蜀汉是正统的,曹魏是篡逆的。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反陈寿《三国志》的结构篇幅。在《三国志》中,魏志最多,三十卷,蜀志最少,只有十五卷。而在一二O回的《三国演义》中,其中一O四回讲的故事,都涉及到蜀汉。在人物好坏的区别上,蜀汉是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曹魏是人多,好人少,在对待各方人物的态度上,对蜀汉方面是以歌颂为主,对曹以批判为主。因此,在罗贯中笔下,刘备是「宽仁待民」的好皇帝。他对百姓是「秋毫无犯,民皆感化」。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进军西川(即四川)时,一路之上都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拥戴。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圣君」、「明主」。而曹操诡诈残暴的大奸臣。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三国群(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的背景)

《三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的。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七十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七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决定于主观指挥是否正确。继而再攻,各个击破。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而归。实在是指挥不当。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他如赤壁鏖兵、陵之战等,都写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入胜。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战略战术经验和教训。后来,农民起义的将领们把《三国演义》当作军事教科书来学习、运用。

《三国演义》中,有关政治、外交、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读者从中也将获益不浅。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自罗贯中把三国历史写成小说以来,文人纷纷效法。各取中国历史一段,写成各种历史小说。于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明代比较有名的历史小说,就有《东周列国志》、《杨家将演义》、《说唐》、《精忠传》等等。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近几年出版的《五千年演义》等,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国演义》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作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真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以及关羽、张飞、诸葛亮等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历史小说的创作,在涉及历史之时,原则上要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可杜撰或捏造。否则,就不是历史小说了。但另一方面,《三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就是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三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已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这是一部艺术性很高的作品。但它也有种种不足。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封建迷信等等。然而它毕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名,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三国群(三国时期群雄纷争的背景)

二、三国时期的武将大全

1、曹魏:张辽、徐晃、张合、于禁、乐进、李典、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许褚、典韦、张燕、曹休、曹真、曹纯、文聘、毛玠、吕虔、郭嘉、荀攸、荀彧、程昱、贾诩、司马懿等。

2、刘蜀: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马岱、关兴、关平、关索、张苞、张绍、李严、严颜、吴懿、吴兰、李丰、法正、诸葛亮、刘封、吴班、胡班、向宠、蒋琬等。

3、孙吴:甘宁、太史慈、程普、黄盖、凌统、韩当、周瑜、鲁肃、吕蒙、陆逊、丁奉、徐盛、陈武、潘彰、蒋钦、周泰、朱治、吴景、孙静、孙翊、顾雍、虞翻、张昭等。

基本信息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190年,汉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崩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到208年的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时代开始。280年,晋灭东吴,统一全国。至此,三家归晋。

三、三国群头衔名称大全

武将

鹰扬将军乱飞矢(放箭伤敌,攻击力一般,对象敌方士兵)

荡寇将军三日月斩(日月斩强化版,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全体)

讨逆将军神剑闪(放剑伤敌,攻击力一般,对象敌方全体)

辅国将军回天术(加血,对象我方士兵)

昭文将军八面火轮(放火伤敌,攻击力一般,对象敌方全体)

折冲将军四冲车(冲车加强,攻击四条线上的敌人,敌方士兵)

虎威将军伏兵班阵(招兵,对象我方士兵)

伏波将军突石剑(伤害武将及武将四周的敌人,对象敌方全体)

镇军将军炬石车(发出火石弹,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扬武将军双龙合璧(发出龙卷风伤敌,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文官

中常侍地雷阵(伤害我方武将四周的敌人,对象敌方士兵)

太史大夫御飞刀(攻击力一般,对象敌方武将)

尚书令雷击闪(放出闪电伤敌,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长史伏兵组阵(招兵,对象我方士兵)

御史中臣火箭烈(放火箭伤敌,攻击力一般,对象敌方士兵)

侍中炎龙无双(放火龙伤敌,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2.第二次升级(20级)所能学到的武将技

前将军炬石炼狱(炬石车加强,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卫将军伏兵连阵(招兵,对象我方士兵)

骠骑将军日月轮斩(三日月斩加强,攻击五条线上的敌人,全体)

龙骑将军分身斩(攻击一条线上的敌人并伤敌武将生命30点)

镇西将军飞矢烈阵(火箭烈加强,对象敌方全体)

车骑将军神鬼乱舞(重伤敌武将,贴近敌武将发才有用)

安南将军突剑四方(突石剑加强,伤害武将及武将四周的敌人)

征东将军旋龙天舞(放龙合璧加强,发出龙卷风伤敌,敌方士兵)

平北将军神剑闪华(神剑闪加强,对象敌方全体)

征虏将军八门金锁(使敌士兵行动不能,对象敌方士兵)

太傅伏兵排阵(招兵,对象我方士兵)

太尉炎龙杀阵(炎龙无双加强对象敌方全体)

司徒黄龙天翔(放火龙伤敌,攻击力强,对象敌方士兵)

司空五雷轰顶(重伤敌武将,对象敌方武将)

大司马火箭天袭(放火箭伤敌,对象敌方全体)

大司农地雷震爆(地雷阵加强,伤害我方武将四周的敌人士兵)

3.第三次升级(40级)所能学到的武将技

大将军鬼哭神嚎(炬石车火箭烈分身斩)

丞相天地无用(黄龙天翔四冲车五雷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