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在古代都有那些人得到过
在封建时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皇帝是最高统治者。所以,虽然有些臣子表面上忠心耿耿。实际上呢,暗地里密谋造反,比如,唐朝的安史之乱,谁能够抵得住皇权的诱惑?每个朝代的末期,总会有一些人揭竿而起成为了新朝代的开创者。皇帝都会奖励这些开国功臣,什么免死金牌呀、尚风宝剑。皇帝赐的免死金牌,在古代都有那些人得到过?汉高祖刘邦为了笼络人心,将它赐给了: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韩王信。
刘邦等到天下太平,自己的皇位坐稳了,就开始将矛头直指这些为他出生入死的人。他希望能够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切断藩镇割据的源头,减少异姓王。刘邦第一个收拾的异姓诸侯王就是燕王臧荼。刘邦登基后大肆捕杀项羽的旧部,让臧荼感到很恐惧。于是,臧茶想着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就揭竿而起吧。刘邦亲自带领军队,斩杀了臧茶。
以此同时,韩信也被斩杀了。虽然这件事不是刘邦所为,而是吕后。但刘邦没有阻拦她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默许。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了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呀”!
大将英布也是战功累累,他曾经在战场上救了刘邦的儿子。殊不知呀,刘邦就是一个冷血的人,他都能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踹下马车,哪会对别人感恩戴德。英布见韩信、彭越都先后被刘邦清除,也开始起兵造反。英布带领的军队被刘邦打败,英布逃到番阳,被当地百姓所杀。其他的几位,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刘邦大肆虐杀开国功臣,让张良觉得寒心,于是,张良就做了一位隐士。
二、“免死金牌”是什么意思
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民间文学中指皇帝颁发给建立功勋大臣的信物,如果大臣犯了死罪,可以拿出来此物就可以免于死刑。在汉代,刘邦带领一群所谓布衣将相,夺得了天下。为笼络人心,他赐给功臣们一张“奖状”,上面写道:“使黄河如带,泰山若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这就是最早的‘’免死金牌“。
三、古代的“免死金牌”,有什么作用呢
“免死金牌”在咱们看起来便是可以免去自身一死的意思,可是在真实的古时候,它实际上并没有自保的作用。我认为,免死金牌古时候,实际上表示的是一种殊荣,真真正正在历史上获得免死金牌的人,一般都不得善终。
免死金牌最初发现是在汉代的时候,由刘邦发送给他的手下的,那个时候是称之为“丹书铁券”,并不是我们在电视剧中所看见的一个小令牌。在汉代时免死金牌的作用,都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最多算得上一份荣誉,由于取得的全是和刘邦一起打过天下的功臣。而在五代十国的时候下“丹书铁券”才算是真的拥有免去一死的作用,那个时候皇上觉得与其说赐予一些土地资源,还不如赐予免除一死的保障,但尽管给你了一块“免死金牌”,到时候死不死还是皇上来定。
而在明代时,明太祖朱元璋针对这些协助自己一统天下的功臣,也是赐予了“丹书铁券”免死金牌的,可是和以前时期的免死金牌不一样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加了一个标准,是除了叛逆罪之外,别的罪刑都能够免去一死。因此取得了免死金牌的这些重臣,最终都被明太祖朱元璋以造反的罪行给杀了,他们所取得的免死金牌,最后变成了一个笑话。而清朝实际上是没有免死金牌一说的,可是清代有黄马褂,可是黄马褂的作用没有那么大,并不可以免人一死。
常言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尽管赐予给了这些重臣免死金牌,可是这一份殊荣也是可以随意拿回的,终究如同咱们现在的商场搞活动一样,一切最终解释权以店家说的为标准,做为重臣在获得免死金牌以后,实际上是更必须当心。因此免死金牌实际上并不能够真真正正的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