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龙八部》新修版与旧版有哪些区别
在武侠世界中,经典之作《天龙八部》历经多次修订,新修版与旧版之间无疑产生了诸多显著的差异。让我们深入探讨,看看这些改编如何塑造了更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深度。
首先,段誉的情感线在新修版中更加细腻。青衫磊落的他,与钟灵的生死约定,不再仅仅是一句承诺,而是通过深情的亲吻,深化了两人的羁绊(段誉亲吻钟灵,许诺共生死,新修版中情感描绘更深入)。新修版中,段誉对木婉清的亲近也更为深入,内心独白的丰富程度令人感动(段誉新修版亲近木婉清,独白刻画更立体)。
其次,故事细节上的修改也引人注目。如玉像的描绘和降龙廿八掌的调整,使角色发展和武学世界更加丰富(新修版增添玉像描绘,掌法变化展现新维度)。叶二娘的罪行在新版本中得到了更详尽的剖析,人物性格的刻画更加立体(叶二娘罪行新修版揭示,人物背景更立体)。
在情节上,《天龙八部》的回目和剧情有了新的解读。水榭听香的场景,不仅是标题,更是剧情转折的焦点(新修版「水榭听香」,剧情深度与内涵提升)。修订版与新修版的对比,不仅是增删,更是对原有故事的再诠释(修订版与新修版,内容变化揭示不同视角)。
武功描写上,如萧峰的大力金刚掌在新修版中有所调整,玄慈悟成般若掌,这些细节的变化体现了人物的成长和江湖的演变(萧峰掌法变化,玄慈般若掌悟成,新修版武功描绘更丰富)。
角色关系和动机的深入剖析,如萧峰对阿碧的情感探索,以及对阿朱中秋饼的疑惑,都让故事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萧峰情感纠葛,新修版揭示复杂人性)。修订版与新修版中,段誉、萧峰等人物的动机和抉择,都经过了细致的斟酌,让读者对他们的内心世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人物命运的塑造上,如段誉成为皇帝,王语嫣的离开等情节,新修版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新修版增加新角色和剧情转折,人物命运多维展开)。同时,一些回目注释的修正,也体现了作者对原著的再思考和艺术加工(修订版回目调整,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综上所述,新修版的《天龙八部》不仅在人物情感、情节设计和武侠世界构建上有所增删,更深层次地挖掘了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这部经典之作更加饱满且富有深度。每一处改动都仿佛在向读者揭示一个全新的江湖世界,让人回味无穷。
二、曾经的《天龙八部》网游有多火
曾经的《天龙八部》网游有多火?
一款游戏的好与坏,现在的玩家肯定首要评判的几个标准就是玩法是否好玩,画面是否足够棒,还有一点就是游戏是否氪金。
如果一款游戏非常氪金,那么对于玩家而言,一定是敬而远之的,毕竟,那就应了那句话,普通玩家是土豪玩家游戏体验的一部分,谁都不想当炮灰。
但凡事皆有例外,有那么一款游戏,堪称氪金无上限,光打宝石就能让人倾家荡产,但曾经却极其辉煌,也受到无数玩家喜爱。
这款游戏就是《天龙八部》。
那个时候,2.5D游戏其实已经算不得新鲜了,各种3D游戏,诸如《魔兽世界》,《完美世界》等等都已经在市场打得火热,然而《天龙八部》仍然傲立于网游前五的位置,玩家数量也极多。
那么这么一款氪金游戏到底为什么会让这么多玩家喜欢呢,其实还是很有些门道的。
首先是游戏前期,其实玩家并不能过于感知到这个游戏有多花钱,微氪甚至“豹子头”玩家在游戏前期都有着极好的游戏体验。
小球球当年就是抱着不充钱的态度,相约和好友一起闯荡江湖,那会儿武侠小说也极火,所以武侠类的游戏也是相当多人在玩,而《天龙八部》,恰好给了我们武侠游戏所描述的江湖的感觉。
游戏不论是门派的设计,还是技能的设计,光听名字就很是让人喜欢。
当时同时期的竞争者其实还有《剑网3》和《诛仙》,但这三个游戏都各有特色,不过在早期,还是《天龙八部》和《诛仙》要更火,《剑网3》那都是后面渐渐运营厚积薄发起来的。
而《天龙八部》还有一个对玩家黏度吸引力十足的东西那就是神器,而且是每个节点都有,最早42级就会赢来神器,然后82,92,102级也都分别有神器打造的阶段,这样的设置让玩家在每个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目标。
小球球记得我当时打造出自己的神器的时候,可把我高兴坏了,那会儿哪知道什么宝石,只有个系统送给我的加血的宝石撑着门面,饶是这样,也仍然喜欢得紧。
那个时候的《天龙八部》,你要说他良心,显然也不良心,刷个小飘,选个烂大街的明教,组队都没人要,峨眉要抢手许多,满3,满5的装备也不便宜,甚至说不是平民玩家可以企及的。
但在那个时候,身为平民的我而言,仍然觉得这个游戏非常好玩,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江湖。
或许,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也是《天龙八部》能火起来的原因之一。
在当时而言,好的游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玩家的选择面本身就不多,那个时候也正当是网游时兴,玩家也没有被网友的各种套路琢磨透彻,反而迷迷糊糊成就了《天龙八部》。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款游戏,其实坑很深,宝石这个大坑不说了,宝宝也是一个,如果换做现在的我而言,估计大部分玩家和我一样,都是不会正眼看这种游戏的。
可是青春从来没有如果,犹记当时,在网吧看比自己大许多的一个人打开,里面是花花绿绿的江湖,从此,江湖悠悠,认识了一帮朋友,打开了一场幻梦。
三、小说《天龙八部》有几部
小说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见《鹿鼎记·后记》)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括号内为该书开始创作年份):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简单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经历三个版本:旧版、新版和新修版。1955年至1972年的稿件称为旧版,主要刊在报刊,也有不少没有版权的单行本,现在恐已散佚。1970年起,金庸著手修订所有作品,至1980年全部修订完毕;是为新版,冠以《金庸作品集》。到了1999年,金庸重新开始修订工作,正名为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至今除了《鹿鼎记》外,所有新版本均已完成。
每一次修订,情节都有所改动。新修版的故事细节和结局也略有改变,引来不少回响。目前两岸三地的出版分别授权于广州的广州出版社(2005年底开始出版,代替原来的三联书店)、台湾的远流出版社、香港的明河社。
题外话: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在金庸外游时代笔《天龙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