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时期阳平关到底在哪
阳平关建于公元221年。据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957页载:“阳平关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汉后皆为重镇,明末毁于兵。”宋初《元丰九域志》载:“阳平镇属玄武六镇之一。”清代《中江县志》记载:“阳平镇,建于汉代。为古五城、玄武北境门户,去绵州、罗江必经之地。”阳平关在历史上既是军事关隘,又是税务关卡。古代帛氏奴、蜀王(年号泰始)程道养、清朝的兰朝鼎和李永和等历代农民起义军都曾把天台山、鸡冠山等作为屯兵练武和安营扎寨的地方。
阳平有怀归县遗址;有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自湖南入蜀后,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宠赐”的花碑及龟山上的“正气堂”遗址;有始建于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铁骨牡丹不下山的美丽传说;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园”遗址;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阳平大佛”……这些,无一不向人们述说阳平关的历史沧桑。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古绵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阳平关,撒白雨。白雨下,取龙女。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更是把人带入远古的梦境。
清道光年间的中江诗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游览《阳平关》诗云:“沔北屯军士,流传即此间。密云排甲仗,新月想刀环。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蒙蒙飞白雨,顾盼一开颜。”作者期盼着总有一天,这奇特秀丽的山河会被重新开发利用,到了那个时候,万民将会笑逐颜开。
二、想知道: 中国古代三国时期的阳平关以及关外的斜谷口在哪
一.关城即阳安口,但不是古阳平关。
黄盛璋先生的《阳平关及其演变》(《历史地理论集》)一文,对于“关城”在历史记载中出现的时间仅仅推论到南北朝时代。那么在此之前,有没有区别于古阳平关的关城这个地方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以下几个证据:
1.《水经注》所引晋代文献对于古阳平关及关城分开表述,可证关城与古阳平关并非一地。
《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记载:“庾仲雍云:是水(今汉水西源)南至关城,合西汉水(今嘉陵江)。汉水又东北,合沮口……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
经过古今地形对比,可以确认古阳平关大致在今陕西勉县武侯镇附近。而关城则在今汉水西源以南。《水经注卷二十漾水》条又记载:“庾仲雍又言,汉水(今汉水西源)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径至关城合西汉水(今嘉陵江)。”“汉水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南与北谷水合,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北谷水。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汉水又西南,.....”。武兴即今陕西略阳,则当时的关城当在今阳平关镇。
既然《水经注》关城与阳平关是并列出现的且位置不同,则古阳平关与关城绝非一地。
《后汉书李杜列传》李固传:“出为广汉雒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事。”李贤注说:“《梁州记》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也。故关城今在梁州金牛县西。“
《后汉书》的这些注解是唐高宗之子李贤和张大安、刘纳言等所作。注解所引的《梁州记》作者为南朝刘澄之,与《后汉书》作者基本是同一时期。李贤注说“故关城今在梁州金牛县西”,明确了“关城”所在的位置:唐朝时候的金牛县在今陕西宁强大安镇西南,其在金牛县西,也证明就是今天阳平关镇。且唐初时关城已经废弃,所以称“故关城”,到天宝元年,三泉县移治今陕西宁强阳平关镇。(见《新唐书》及《旧唐书》)。
《三国志姜维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若按《蜀记》,蒋舒开城投降前胡烈已在阴平,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其一,阳安口在汉城西去阴平的路上,胡烈不可能绕过;其二,此时阴平桥头尚有廖化军驻扎,胡烈也不可能绕过而到阴平,但并没有关于胡烈与廖化军接触的记载。就此,我认为此“阴平”当为“阳平”之误!胡烈军主力虽然在攻阳安口,但他本人尚在阳平。如果是这样,则亦可证明“阳平”跟“阳安关口”并非一地!
2.关城即阳安关口
而《三国志季汉辅臣赞傅佥注》引《蜀记》晋武帝诏曰:“蜀将军傅佥,前在关城,身拒官军,致死不顾。佥父肜,复为刘备战亡。天下之善一也,岂由彼此以为异?”作为皇帝诏书,不可能用简称或者代称代替。《晋武帝诏》说明“关城”是独立的地名,不是古阳平关的代称。则傅佥死在关城而非阳平关。
《三国志杨戏传》附《季汉辅臣赞》:“拜(傅肜)子(傅)佥为左中郎,后为关中都督,景耀六年,又临危授命。”则景耀六年前,傅佥本不在关城。所谓“临危授命”,指的应该就是“及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件事。又《姜维传》载:“钟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可见,傅佥死在阳安关口。
可见,阳安关口与关城乃是一地。
东晋曾立阳安县,其地望应在今陕西阳平关镇,当即沿用阳安关而命名。
《晋书卷一十四志第四地理上》梁州条:刘备据蜀,又分广汉之葭萌,涪城、梓潼、白水四县,改葭萌曰汉寿,又立汉德县,以为梓潼郡;......泰始三年,分益州,立梁州于汉中,改汉寿为晋寿,......后孝武分梓潼北界立晋寿郡,统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梓潼郡徙居梓潼,罢剑阁县;......及安帝时,又立新巴、汶阳二郡,又有北新巴、华阳、南阴平、北阴平四郡,其后又立巴渠、怀安、宋熙、白水、上洛、北上洛、南宕渠、怀汉、新兴、安康等十郡。
东晋时代,改晋寿县,立晋寿郡,辖晋寿、白水、邵欢、兴安四县(《宋书卷三十七》、《南齐书卷十五》同)。安帝时,改立宋熙、白水等郡。
宋熙郡所辖,《宋书》作兴乐令、归安令、宋安令、元寿令、嘉昌令(令即县,见《宋书卷三十七》梁州条),《南齐书》作兴平、宋安、阳安、元寿、嘉昌(《南齐书卷十五》梁州条)。可见归安即为“阳安”。
白水郡所辖,两书都作晋寿、新巴、汉德、益昌、兴安、平周(见《宋书卷三十七》梁州条、《南齐书卷十五》梁州条)。
可见,原来晋寿郡的晋寿、白水、兴安归于白水郡,邵欢不知归属。或改称。
又据《宋书卷三十七》梁州条所载,“宋熙太守,...去州七百;去京都九千八百”,“晋寿太守,......去州陆一千二百;去京都水一万”。而同书所载汉中太守领县四为南郑令、城固令、沔阳令、西乡令。则宋熙郡在晋寿以北、沔阳以南。白水郡最北当为兴安,《隋书卷二十九》载“绵谷旧曰兴安”,地望在今四川广元市(《中国历史地图集隋巴汉诸郡》)。则阳安县应该更在广元以北,地望当在今陕西阳平关镇。阳安县也可能就是原晋寿郡的邵欢县。
今人多认为古阳平关就是阳安关口,其依据有三:
一是根据《三国志钟会传》“会使护军荀恺、前将军李辅各统万人,恺围汉城,辅围乐城。会径过,西出阳安口,遣人祭诸葛亮之墓。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得库藏积谷”的这一段记载,认为既然钟会已经出了阳安口,则阳安口已经是攻克了,后面接着又说派人攻破关城,则证明阳安口、关城并非一地。
一是《三国志姜维传》“锺会攻围汉、乐二城,遣别将进攻关口,蒋舒开城出降,傅佥格斗而死。”及裴注所引“《蜀记》曰:蒋舒为武兴督,在事无称。蜀命人代之,因留舒助汉中守。舒恨,故开城出降。”认为在关口是“助汉中守”的话,关口就应该离汉中很近。
一是认为钟会主力是沿明清时代的金牛道路线从汉中经过今宁强县城、广元、昭化一线进军到剑阁的,不必经过关城。所以阳安口及关城都是指的阳平关。
对于第一点,关键是对于“出”字的理解。如果理解为“自……而出”,表出发点,则阳安关口是已经被攻下了。
但是“出”字还可以理解为“向......而出”,表目的地。如《吴主传》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权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诸葛瑾、潘璋、杨粲救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很明显,洞口、濡须都是曹军进军的方向而非出发的地点。又如《晋书武帝纪》说:“十一月,大举伐吴,遣镇军将军、琅邪王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广武将军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涂中、江西、武昌、夏口、江陵都是东吴的属地,此言“出”也是“向”的意思。钟会因“攻乐城,不能克”(《姜维传》),所以,径过汉、乐两城,向西面的阳安口进军,在途中祭祀了定军山上的诸葛亮墓。然后派别将,即胡烈,攻破关城。“闻关口已下,长驱而前”。(《姜维传》)这段记载实际上也证明阳安口即关城。另一方面,从汉、乐城向西到阳安口,必然要经过阳平关所在的地方,但是并未发生战斗,甚至没有提到。颇疑诸葛亮修筑汉城之后,因与阳平关所在甚近,阳平关遂废。或者姜维建议撤汉中诸围,退就汉、乐二城时弃守。
对于第二点,关键是对“助汉中守”中“汉中”所指的理解。
古阳平关扼守汉中盆地的西口,对于由西面故道上来敌的防御作用非常显著。曹操征张鲁就曾受困于此而想退军。姜维建议撤汉中诸围后,汉中的防御体系仅仅依靠汉、乐二城。而古阳平关就在汉城以西,近邻汉城。如此近的距离不会设置两个防守要点。所以阳平关当也在被撤之列。汉城修筑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阳平关的战略防御作用,但是因汉城较阳平关位置更东,战略地位实不如阳平关。因此需要一个从阻挡西面来敌的战略据点来加强汉中的防御。阳安关口正可以起到这个作用。所以,蒋舒在阳安口,确实是“助汉中守”,惟此“汉中”并非指汉中郡城而言,而是指汉中全郡的防御体系而言。另外,即使汉中或武都的防御体系被打破,阳安口也能同时对从武都沿嘉陵道(即故道)南下、从汉中沿金牛道西进的进攻起到防御作用,阻止魏军的西进或南下。阳安口对于汉中、蜀中的作用与阴平桥头对于阴平、蜀中的作用是相似的,也正因如此,桥头和关口在姜维的防御——反击战略构想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另外,从“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的记载可以看出,阳安关口实际上是起到汉中防御体系“外助”的作用,也说明了“助汉中守”的真正意义。
对于第三点,可以明确的是钟会一定经过了今阳平关镇的地方。
《钟会传》记载:
“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
“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会与绪军向剑阁,……”
钟会军必然到了白水,诸葛绪军才能到白水与钟会会和。钟会军可能是尾随“退趣白水”的姜维军而到白水,然后分兵,分田章一部配合西路邓艾军,当然钟会当时并不认为这路军队会有所突破,大部(包括前来会合的诸葛绪军)南下剑阁。在汉寿还没有攻克的前提下,钟会军从汉中到白水,必须经过今宁强阳平关镇。
其实,三国时代白水县、白水关以及关头是一回事。在今四川青川县沙州镇、营盘乡附近的嘉陵江岸。对于白水关的历史演变,我在《白水关及其历史演变》中作了分析,请参看。
实际上,隋唐以前的石牛道主线是必须经过白水关的,可参李之勤《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9卷第2辑,2004年6月),此不赘述。
这里需要补充两点:
第一,姜维从阴平向关城未到而退军白水的路线,证明白水到汉中是大路,不必南绕汉寿。
《钟会传》记载:“姜维自沓中还,至阴平,合集士众,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与蜀将张翼、廖化等合守剑阁拒会。”
我们已经确定了白水的位置。姜维军从阴平计划救援“关城”,假设阴平去关城必须南绕汉寿,又有两种可能:如果姜维在尚未通过白水即得到关城失陷的消息,那么只能说改变目的地为剑阁,但进军方向仍然是向白水、汉寿,不能说“退趣白水”;如果姜维通过白水后得到关城失陷的消息,那姜维军的方向是剑阁,只能继续南行,不会掉头向北再“退趣白水”。所以,姜维从阴平去关城必然不是南绕汉寿。
如果姜维是沿今青川县沙州镇(白水)-广坪镇―平丘镇-阳平关镇(关城)这条路线道路,那“退趣白水”。就非常合理——即姜维军已经自阴平向东北通过了白水,得到关城已经陷落的消息,掉头向西南回军,即“退趣白水”,再次通过白水后,转向东南,向汉寿、剑阁方向退军。(见图1)也就是说从阴平到“关城”不是绕行南面的汉寿,而是自白水向东北直接可达。另参拙文《姜维退军路线再探(续)》(... 3Ddigest#pid2007178)。
图1姜维退军路线(阴平到剑阁)
文字说明:
(1)欲赴关城。未到,闻其已破,退趣白水
(2)翼、厥甫至汉寿,维、化亦舍阴平而退
(3)适与翼、厥合,皆退保剑阁以拒会
(4)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
(5)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第二,从考古角度来说,陕西勉县-大安镇-阳平关镇-平丘镇-广坪镇-四川青川县沙州镇-三堆镇-广元昭化镇这条路线上,分布有多个汉代遗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宁强阳平关镇子龙山遗址和平丘镇枣林坝遗址。
《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宁强县:子龙山遗址<阳平关镇阳平关火车站东北东汉>位于子龙山上,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采集有铜铁蒺藜、铜镞、”当王天命“文字瓦当及绳纹筒瓦、板瓦残片。1962年暴露土坑墓,出土陶俑、陶碗、陶杯等。
“枣林坝古代居落遗址位于今宁强县千丘镇西南约1公里处枣林坝的二级台地上,北靠嘉陵江,南至阳广公路。东西约45米,南北宽约10米。台地表层有少量的陶瓷片。在距表层1米深处有大量汉代泥质灰陶片,以弦纹为主,蓝纹次之。在汉代文化层下3米深处有新石器时期的夹沙红陶及泥质红陶片。汉代文化层上遗有唐宋时期的瓷片。”
在大安镇、广坪镇也都发现了汉代墓群。(《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宁强县)
另外,1954年因修宝成铁路,在今宁强阳平关镇古砖下发现“朔宁王太后玺”金印一颗,现存重庆博物馆。按记载“朔宁王”是东汉初公孙述封隗嚣的封号。史传的记载,隗嚣未曾入蜀。此印很可能是隗嚣兵败,王元入蜀求救时遗落在今阳平关的。说明今阳平关附近处在陇蜀的枢纽位置。(《修筑宝成铁路青工李海章发现汉朝朔宁王太后印章》见《文物》,1954年7期140页)
而在后世的金牛道主线上没有发现任何汉代遗址或墓葬,而多为明清时代。说明陕西勉县-大安镇-阳平关镇-平丘镇-广坪镇-四川青川县沙州镇是汉代通行的大路。无怪乎刘琳先生也认为南北朝以前,此线为金牛道的在勉县(沔阳)和广元昭化镇(汉寿)的主线(《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二、对蜀汉后期汉中防守体系变化的新认识
古阳平关在诸葛亮筑汉、乐两城之后的战略地位已经下降。
遍查三国史籍,“阳平”见诸记载,始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2月17日~216年2月5日)曹操征张鲁,“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三国志武帝纪》),终于“((建兴)五年(公元227年2月4日~228年2月22日)春,丞相亮出屯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三国志后主传》)。而诸葛亮筑汉、乐二成是在建兴七年--“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后主传》)--此后,阳平就再也没有出现(除去前面所疑《蜀记》之阴平为阳平之误),而阳安关则开始出现。
就此推论,筑汉、乐城前,因古阳平关与汉中治所南郑相距比较远,沿国道距离为60公里。在故道方向对汉中的防御作用明显,其他诸如兴势、黄金诸围也分别对应秦岭上的子午谷、骆谷。而汉、乐二城修筑以后,诸葛亮的治所已经“於南山下原上”。汉城与古阳平关距离仅为8公里左右,没有必要在如此近的距离设置防御据点。也就是说汉城取代了阳平关的防御地位,。姜维战略调整以后,主要兵力集中到陇西,东面的兵力就不足了,“错守诸围”难度比较大,只能撤掉相对不重要的围戍,但汉中并不仅仅只有汉、乐二城,其他距离两城较远的兴势、黄金诸围可能仍然存在--《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柳隐传》记载:“柳隐......迁汉中黄金围都,景耀六年,魏镇西将军钟会伐蜀,入汉川,围戍多下,惟隐坚壁不动。会别将攻之,不能克。后主既降,以手令敕隐,乃诣会。”
三、你知道三国演义里提及的古地名,现在在哪里吗(二十四)
是一座木桥。金雁在四川广汉北门外,鸭子河上和后来通往的川陕公路的桥平行,两座桥,相距不远。刘备入蜀,占雒城时候,擒张任于雁桥,即是此桥。
水名。指长江流经四川旧彭山县的一段。另一说法是四川以涪江为内水,岷江为外水。
《春秋谷梁传·禧公二十八年》:“水北曰阳。”因治所在长江之北得名江阳区。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春,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汉景帝六年(公元前151年),封赵相苏嘉为江阳侯国,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治今江阳区)属益州犍为郡。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置江阳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西南夷”,置犍为郡。郡治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后多次移治。三国时,犍为郡属蜀,郡治武阳。领县五:武阳(彭山)、南安(乐山)、僰道(宜宾市)、资中(资阳城关镇)、牛鞞(简阳简城镇绛河北岸)。
东汉时期的德阳,其治所和辖区在今江油市,并不是指今天的德阳,现在的德阳是在唐代才开始建置。
今绵竹,隶属于四川省。古为蜀山氏地,西周为蚕丛国附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绵竹县,属广汉郡。三国蜀分置阳泉县。
今四川西充槐树镇。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谯周是巴西西充国人。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位于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
东汉灵帝末年,益州牧刘焉阴谋割据巴蜀,遣张鲁为督义司马,攻打汉中。张鲁率兵自成都北上,沿剑阁栈道出古百牢关,到达沔阳(今勉县)。首先从阳平关打开缺口,并筑寨堡于西侧的走马岭,随后,南渡沔水(今汉江)占领定军山,北面夺取天荡山,杀死汉中太守苏固,从而占领整个汉中,自封“汉宁郡王”,统治汉中长达20多年。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兵10万,攻取徽县、凤县后,开始进军汉中,攻阳平关。张鲁命其守将张卫、杨昂、杨任等人依山筑寨坚守。曹兵久攻不下,只好诈退,使阳平关守军放松警戒。而后,曹兵乘机攻取阳平关,张鲁守军自乱,杨昂战死,张卫、杨任逃回南郑,张鲁逃往四川巴中。曹操夺取汉中后,留夏侯渊、张郃、徐晃等镇守汉中,自己则因恐后方不稳而率主力回到北方。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率领诸将进兵汉中,被张郃阻挡在阳平关外汉江上流的深山峡谷之中,彼此相互对峙一年有余,刘备未能进人汉中盆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一面派兵攻打张邵在走马岭的营堡,一面南渡汉江,沿山间小路,抢占了军事要地定军山,从而迫使夏侯渊把防守阳平关的曹军东移,来与刘备争夺定军山。蜀军在反击中大将黄忠冲入曹营刀劈了夏侯渊。张郃闻夏侯渊败死,即退守阳平关。随后,曹操增兵阳平关与刘备决战,刘备坚守不出,曹军终因军粮不济,将士伤亡过大,而败退关中。自此,汉中归刘备管辖。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师北伐,率领各路大军屯兵于沔阳长达八年之久。在这八年里诸葛亮一直把阳平关作为他进可以攻、退利于守的大本营。其中,六出祁山,有四次都是出阳平关沿陈仓古道进行北伐的。而每当退兵时,他又在这里休养生息,教兵演武。现今在古阳平关的卧龙岗上仍留有诸葛亮读书台遗址。
南郑置县时间,史无明载。汉末时张鲁以五斗米道在此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近30年。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的较量。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逍遥津北部的一座桥。曾被曹军拆毁,孙权从对岸跃马而过,小师桥也由此而闻名。
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在勉县城北4公里处,与勉县城南的定军山遥遥相对,地势险要,与定军山、古阳平关成犄角之势,为汉中盆地西部门户,西控川陕要径,北扼陈仓古道南口,是古代控制秦、蜀间通途和陈仓道南口而确保汉中盆地安全的重要军事屏障,因此在历史上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隘,为历代兵家必争地。此山三国时期是曹操帐下大将夏侯渊、张郃驻汉中军队的屯粮之所,刘备夺得天荡、定军、汉水两岸后,在天荡山屯兵,为进取汉中打下了良好基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进兵关陇,也以天荡山为基地,驻兵屯粮与此。
即三国古战场—瓦口关,在今阆中城东北处双山垭。瓦口关一带,至今仍流传着有关张飞的勇猛故事。瓦口关附近的棋盘山,相传是张飞下棋之处。关下有个营盘湾,据说是张飞饮酒装醉,大骂守关魏将张郃,诱其出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