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商报还有纸质版吗
成都商报,有纸质报纸的。纸质报纸与电子版同步发行,都有的
《成都商报》是1994年成都商报社出版的报刊。主要内容是由要闻、财经、市民、文体和特刊五大版块组成的,包含很多及时的信息。
2018年03月,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
《成都商报》以成都地区为中心,辐射全四川省,并波及重庆。发行量为62万。其中成都地区发行39万,占63%,周边县市发行10万,占16%;省内二级城市发行13万,占21%,包括绵阳、德阳、内江、宜宾、乐山、自贡、南充、广元、攀枝花、西昌等。
另外,虽然现在看纸质报纸的不多,但是还是有很多时候是必须用到纸质报纸的,比如一些公章营业执照许可证身份证学生证等的遗失声明,注销公告减资公告环评公示拍卖公告债权转让公告等的公告声明,是必须要纸质报纸拿去才能办理业务的。
在支付宝首页搜:速登报,里面包含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省级报纸,成都商报等的市级报纸,都有价格很详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报纸。在不相同的城市和不同级别的报纸上刊登声明公告,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百度一下希望可以帮到你。
二、电子报的新媒体
1977年《电子报》创刊。
1981年《电子报》全国邮局征订发行。
1982年《电子报》开展“全国电子爱好者十大专题制作比赛”,这是当年电子报刊界最大的赛事。
1982年《电子报》在成都主持召开“全国首届简易卫星电视接收技术交流会”,该会是国内电子报刊界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技术交流会,也是国内第一届民间卫星电视接收技术交流和样机展示会。
1982年《电子报》刊登了标新立异的《电子报征订启事》,受到社会各界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羊城晚报》、《四川日报》、《成都晚报》、《文摘报》和《大众心理学》等十七家报刊先后评价和转载该广告。
1984年正式发行《1983年电子报合订本》,这是电子报社在国内首开先河,发行缩印增补式合订本。
1985年《实用电子文摘》创刊并发行第1期,这是国内第一份文摘类电子技术杂志。
1985年开辟了“不可靠信息专栏”,专对虚假广告进行揭批,此专栏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好评,《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和《新闻之友》杂志等均刊文章进行表扬。
1988年《电子报》邮局征订发行量平均每期高达53.7万份,居全国电子报刊之首。
1990年开辟“音响发烧友”专版。这是国内电子技术专业报中开辟的第一个“音响”专版。
1992年首届全国家电维修技术精华征文大奖赛暨丛书首发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该“维修技术精华丛书”是我国家电维修技术史上的第一套丛书。先后共销售70余万册,曾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图书。
1992年,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题,刊登了武汉读者刘汪高级工程师的一封来信,尖锐批判长沙环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家用电器过压和雷电保护器——“保险王”,产品虚假广告宣传,并加注了明确赞同作者观点的编者按语,竟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电子科技界的“科技新闻名誉侵权官司”。整个事件受到国内20多家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以及国外的两家报刊(日本《中文导报》、美国《神州时报》)对此案的曲折离奇判决进行了报道。
1995年电子报在成都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首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会议主题:“振兴民族工业弘扬国产音响”全国52家音响厂家与会,展出200多种音响器材,会议还邀请了全国音响专家对展出器材进行点评。
1997年《1996年电子报合订本》创造了一天销售50万套的奇迹,这在全国电子图书发行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1998年《电子报》以《仗剑游星网,巡天展雄才》为题宣布“星网天地”专栏正式开辟。
1998年电子报社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年度“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进入全国报业“百佳”。
1998年电子报影音试听室建成。
2000年公布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专委、信息产业部电声情报网与电子报社共同发起并组织实施“音响产品推荐S&S评测”,简称“双S评测”。
2000年“第六届国产影音器材大展”在成都举办。展期参观人数达四万人次。
2001年《电子报》编辑部在全国开展大型读者调查活动,8月19日公布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电子报》读者群呈三个三分之二:即读者主体为业余电子爱好者,约占读者总量的三分之二;读者文化程度以中、初级为主,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读者分布地区以县级市(包括农村为主),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10月21至23日,由《电子报》与《音响世界》联名主办的“第七届国产音响器材展示会”在广西南宁市举办。全国参展音响企业达69家,三天展期中约三万人次参观。
11月25日举办“首届音响产品‘双S’评测”。
2002年《电子报》、“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在成都市嘉州酒店联合举办“首届家用、专业音响器材展示会”,79家国产、进口品牌民用、专业音响器材厂商参展,5万人次观众参观,盛况空前。
2003年10月26日至28日,《电子报》、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家用、专业音响器材展示会”在成都举办。65家企业参展,4万人次参观。
2005年10月28日至30日《电子报》、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联合在成都举办“首届国际家用、专业试听器材展示会”,71个国内外视听器材品牌参展,3万观众参观。
2006年1月1日从16版扩至24版,其中8个版采用轻涂彩色印刷。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电子报社全体员工发扬爱心、多次给灾区捐款,深入灾区采访报道,转送全国各地读者捐赠。《电子报》上组织刊发了多次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专题报道。
2009年3月28-29日《电子报》联合中国视像行业协会召开“家电下乡彩电售后服务工作会”,制定了共建农村电视维修服务网络,制定下乡彩电企业售后服务工作规范和编印下乡彩电维修服务技术丛书。
2011年8月《电子报》交由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主办。
9月11日《电子报》开展“家电维修行业现状问卷调查”,收集问卷一千五百余份,调研报告被评为成都市科协课题调研及建言献策报告优秀奖。
2012年2月20日-23日作为“第十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大会指定服务媒体,出版了“软洽会每日快讯”专刊。
2013年10月25日-27日“国产音响器材大展”更名为“成都国际音响节”并成功举办,参展商家70余家,近200个国际国内品牌,2万余人次观众参加。
2014年7月26日-28日作为第四届全国可穿戴计算学术会议暨首届中国(国际)智能可穿戴技术与产业论坛大会服务媒体,出版了“会议专刊”。
10月17-19日,成功举办“成都国际音响节”(成都国际音响器材展览会),并被纳入“2014年第十五届西博会”分会场;参展商家80余家,参展品牌近200家,台湾音响行业协会组团参加,专业观众超过3万人次,成为西南地区唯一、全国极具影响力的音响展会。
2015年1月,与深圳智慧家庭协会合作,开设“智慧家庭”专版,深度关注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健康医疗、家电、家居控制、安防、远程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三、成都时代出版社的历史沿革
成都时代出版社,前身为成立于1985年的蜀蓉棋艺出版社。现隶属于成都传媒集团,是成都市唯一一家综合性出版社,也是中国城市出版社联盟和中国媒体出版社联盟的重要成员单位。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成都时代出版社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新书500余种,已逐渐成长为一个特色鲜明,理念突出的综合性出版社,
成都时代出版社作为成都传媒集团的成员单位之一,集团拥有商报、日报、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先锋期刊、先锋影视和全搜索新闻网站等成员单位构成。在国内传媒集团中,属先行先试,媒体形态最全的大型传媒集团。集团在构建运营模式上主张:媒体联动、文媒互动等策略,最大限度的释放集团效应。时代出版社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利用集团如此强大的新闻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是出版社转变传统出版观念的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以地方新闻媒体为主业的媒体集团,其在当地的影响力是充分的,但由于地域性的限制,要在国内甚至国际上提高其影响力,出版社的做强是其手段之一。
面对现代出版挑战和网络资讯冲击,成都时代出版社踏着新世纪的鼓点,紧扣时代旋律,倚重传媒集团的信息网络资源、人才储备资源、多媒体整合资源、资本运营资源优势,努力创造报业增长与出版提升和谐发展的新局面。由专业出版拓展为综合出版的成都时代出版社,借助业已搭建的坚实基础和运作平台,求突破谋发展,着力打造专业化出版团队,注重内涵,凝聚内力,积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成都时代出版社立足成都经济、文化建设图书开发,以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图书开发为突破,巩固棋艺类图书市场,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的开发,积极涉猎电子及新技术介质支撑的现代出版领域,力争“十一五”期内进入全国优秀出版社行列。
具体实践中充分利用集团的信息资源和媒体营销资源。作为传媒集团内的出版社,如何充分利用集团构建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新闻资源、媒体营销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时代出版社在其制定战略规划时,就有所关注。这一点也是我们和其他出版社相比较,有其天然的优势。2007年到2010年我们和集团内部的商报共同合作推出了多部比较有影响的作品,其中《起飞,中国大飞机》获得了总署100种重点图书,在四川16家出版社中,是唯一获奖的作品。又比如,2007年我们和商报的教育版共同推出的《我们一起上清华》,该书从2007年销售至今,仅在四川地区的零售就达到了数万册。
在未来的3至5年内,成都时代出版社将着重培育时代印象系列(人文社科类图书)、时尚生活专家(生活休闲类图书)、蜀蓉棋艺书系(棋牌类图书)、天下成都·文化地方文化)等出版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