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诺言是什么软件

诺言

诺言是一款智能化办公协同平台软件。诺言的便捷企业通讯录可支持实名备注,查找同事时可更快捷方便。诺言还可支持多端同步消息,让协同办公更高效。诺言还是航信开票软件等产品指定在线客服软件,依托多年财税行业经验可将常见问题合理分类,并通过人工答疑、远程协助等多种沟通方式,快速解决各种问题。

航天诺言(诺言默认密码是多少)

诺言软件功能

在线客服

航信开票软件等产品指定在线客服软件,诺言官方版依托多年财税行业经验,将常见问题合理分类便于用户选择,通过人工答疑、远程协助等多种沟通方式,快速解决各类问题。

极速开票

颠覆传统开票模式,两种开票方式“扫描企业二维码、手输六6位开票码”任选一种即可快速开票。

航天诺言(诺言默认密码是多少)

云OA

免费企业OA,支持APP和网页版。企业无须重新注册,直接用税号登录即可。同时诺言全程对企业数据进行加密,保证企业信息安全。

即时通讯

员工加入企业后,即可随时随地移动聊天、即时通讯、数据传输,实现移动化办公。

发票查验

诺言可查验全国范围的国税、地税发票,包含网票。

服务续费

爱信诺航天旗下的服务产品可直接在网上续费,包括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的服务费续费、航信Aisino企业管理软件等,发票也可直接在续费的同时进行申请和寄送。

企业自办

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网上自主办理,省时省心省力。

诺言安装教程

1、在pc下载网下载诺言安装程序,并运行。

2、在如上界面直接双击【立即安装】或是设置诺言软件的安装路径,单击【自定义安装】即可设置。

问.

3、单击【浏览】设置安装位置。

4、等待诺言安装~

3.png

5、单击【安装完成】即可。

诺言使用技巧

1、软件登录——分站选择

(1)首次登录时,系统会按照用户登录地区的ip地址判断所属分站。

(2)再次登录时,默认显示前一次登录时所选择的分站。

(3)支持手动切换分站,如下图:

截图

2、积分馆——积分兑换流程

截图

3、云记账——账套管理

[账套管理]鼠标移动到某个[账套名称]点击右边铅笔编辑或者删除按钮说明:

截图

[编辑]可对公司名称、建账月份、增值税类型、建账会计等信息进行编辑与保存。但若有期初数据或凭证,将不能进行建账月份的修改。

[删除]账套删除后可去回收站进行恢复。

二、诺言默认密码是多少

税号后6位。

诺言的用户名为企业的完整税号,初始密码为税号的后六位。注:企业税号中包含字母的,字母都要大写;若密码已经修改过或联系客服重置过,密码不再是初始密码,需要用修改后的密码登录。

诺言app是一款航天信息旗下的企业智能移动服务云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办公自动化,具备OA审批、考勤打卡、即时通讯、极速开票等功能。

三、航天员陈东有妻子吗

航天员陈东有妻子,是一名嘉兴市港航管理局的工作人员。

汪晓燕和陈冬相识于浙江嘉兴。当时的她还在当地的港务局从事着行政工作,岁月安稳而静好。在朋友的一次聚会中,她和陈冬相遇,从此一见钟情。

他们相识的时候,陈冬还是一名飞行员。也正因为职业的关系,汪晓燕觉得他能飞上蓝天是很“牛”的一件事情,对他很崇拜。“他在生活中是一个非常朴实的人,很节俭,偏内向,但是给人感觉特别沉稳。他们这种职业,不像别人那样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工作之余基本上就是陪陪家人。谈恋爱的时候,有时候一起出去玩,年轻人玩儿的比较新奇的东西他都不太会,我就调侃他,‘哎呀,你都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不过他唱歌还不错,尤其是一些军歌。”

在汪晓燕的记忆当中,他们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和别人“不一样”。从谈恋爱时期开始,他们见面的机会就很少,平时交流主要是煲“电话粥”。在蹭蹭上涨的电话费中,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俩人的感情开始逐渐升温。

慢慢地,她也对陈冬的职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飞行员光环的背后,是高风险的职业性质和纪律的严格限制。

除了随时准备着任务的召唤,密集的封闭训练更是家常便饭。

考虑到要面临的“牛郎织女”式的婚姻,

她也曾犹豫过,退缩过,

但最终还是作出了决定:接纳陈冬和他的所有。

“跟优秀的人接触时间长了,你会被他们身上这种职业精神所感染。就冲着他的人、他那股拼搏的劲头,其他的东西都微不足道。”

汪晓燕的父母也都很开明,对女儿的选择表示了全力支持。很快,他们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第二天,陈冬就因为任务不得不离开,一去就是半年。对此她流露出些许遗憾:“肯定很难过,但是这就是他的事业,我必须支持他。”

汪晓燕是家里的独生女。在她看来,婚前婚后“几乎没什么差别”,仍然是上班、下班、跟着父母生活。由于陈冬总是很忙,每次执行任务动辄几个月不在家,邻居甚至都不知道他是干什么工作的,给人感觉特别神秘。

2010年,一个新的生活转折点摆在了汪晓燕的面前。这一年,陈冬成功入选第二批航天员,汪晓燕也跟随他来到北京。从温暖湿润的江南水乡到寒冷干燥的北京,生活的“急转弯”一度让汪晓燕感到难以适应。

离开了熟悉的同事、朋友,面对周遭陌生的环境,汪晓燕常常感到孤独。“好在他单位的领导都很关心我们,第一批(航天员)的嫂子们对我也很照顾,在他们的帮助下,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来到北京的第二年,汪晓燕有了身孕。为了不让陈冬分心,汪晓燕的父母直接把她接回了嘉兴,直到生产完三个月后才返回北京。这对双胞胎的出生,让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当中。

有了孩子以后,汪晓燕开始时刻想着“我是一个母亲”,学着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都说母爱的力量是最伟大的,面对降临人间的两个小天使,汪晓燕寄予了他们最深沉的爱,迅速完成了从“独生女”到“母亲”的角色蜕变。作为航天员的妻子,除了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更多的时候,她还要尽可能地学会独立承担,避免打扰丈夫。

陈冬来京后,尤其是孩子降临以后,双方的家人也都尽了最大的力量帮助他们,一起照顾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替汪晓燕分担身上的重担。正是他们多年以来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成为除了陈冬之外一直支撑她、激励她的力量。

我和陈冬都特别感谢我的父母这些年对我们的帮助。有时候,他们在嘉兴生病了也从来不跟我说。他们只是一味的付出,只要是我们需要,只要是他们能做的,他们都做了。一想到这个我就很难过,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一定要报答他们。”汪晓燕动情地说。

得知陈冬将执行神十一任务的时候,作为妻子她并不感到意外。在她看来,这是他一步一步努力的结果:“我觉得很欣慰,他终于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我为他感到开心。

备战神十一任务之后,陈冬更忙了,跟孩子相处方式更多的就是打电话。“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特别能跟孩子玩到一块儿,孩子很喜欢他。”双休日陈冬偶尔会有一天或者半天在家,其余时间就匆匆回宿舍看书、学习。不过,有时候得知孩子生病了,尽管白天他刚进行过大负荷的转椅训练,晚上他还是会赶回来陪一会儿孩子。

尽管孩子只有五岁,但她和陈冬已经在试图跟他们讲述爸爸的职业,希望他们长大一点后能够理解。“任务期间,孩子会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的爸爸,一开始他们会比较惊讶,后来就特别兴奋。我带他们去过一次天地通话,他们就争着要跟爸爸说话,还跟爸爸提要求,跟爸爸说,爸爸你给我们跳一个太空舞吧,然后陈冬就开始在上面手舞足蹈地给孩子表演。”

从航天员执行神十一任务到安全返回,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航天员的家属来说,却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刚开始的时候是焦虑,头一周根本睡不着觉,总是担心他在天上过得怎么样,身体情况如何,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毕竟这次任务那么重,时间又那么长,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

这种状态,在陆续给航天员家属安排了天地通话之后才有所缓解。在了解了陈冬的工作状态后,知道他在上面过得还不错,汪晓燕悬着的心才平静了下来。但每天送孩子上学之后,只要有空,她就会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希望能看到神舟十一号的实时报道。

其实从内心深处,汪晓燕对丈夫是充满信心的,这种信心源自于陈冬平时的努力。“我观察过他们工作的状态,非常的从容自如,这跟平时的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在汪晓燕看来,航天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但是必须要有人去做。只有真正热爱飞天的人才会选择这个职业。而一旦选择了它,就是选择了坚持和奉献。

“航天员训练起来都是一种极为忘我的状态,各种资料都是一摞一摞的。陈冬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身份转变,科学知识需要掌握的更多,我经常调侃他说,你这六年的状态相当于备战两回高考。我觉得这个年纪还有这种学习的劲头,陈冬真的是对航天事业很热爱,不然的话肯定坚持不下来。”

妻子的辛劳,陈冬一直感念在心。为了不让妻子担心,陈冬甚至在出征前替她安排好了接下来的活动。“出征前他对我说,这些年你很辛苦,我都记在心里。这个月你不用担心我,虽然人在天上在任务很重、很忙,但我会照顾好我自己,你可以趁这段时间自己放松一下,做一些你自己喜欢的事情,出去看看歌剧、话剧或者电影。”

从出征那天开始,汪晓燕每天都会给远在太空的陈冬写上一段文字,诉说着那份无人可解的牵挂。虽然不能时时刻刻陪伴,但是她的心和他始终紧紧相连。下面的这一段出自汪晓燕在陈冬出发那一天写的日记。日记里的一字一句,都是对陈冬满满的关心和思念。

“10月10日,早上,出征仪式。一夜无眠。担心他是否睡得好,更多的是不舍。明晨气温很低,记得提醒他多穿衣服,预防感冒。

早上5点,起床梳洗、化妆,希望自己能以最好的状态送他出征。

来到大队看到他的那一刻,还是有点小激动。他的头发剪短了,看起来更瘦了。他朝我微笑过后,把目光转向孩子。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心疼。

短暂的见面和拥抱过后,我们彼此相望,真希望这一刻永远停滞。仪式上的他仍是那样的镇定、潇洒、一丝不苟,我感到无比安慰和敬佩。

他上车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抽紧了,发动机的声音渐行渐远,我努力追逐着他的背影,直到模糊不见,眼泪才夺眶而出。原打算比划一个心形给他看,也给忘了。

泪眼模糊中,看到周围大队的战友、同事们也都是恋恋不舍,满是离别之情,心中不禁温暖不已: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汪晓燕回忆起在航天员选拔的时候,杨利伟主任和她的一次谈话。杨主任当时问她说:“如果将来陈冬要执行任务,你会全力支持他吗?”汪晓燕当时坚定地回答:“一定全力支持!”

一路走来,她也在始终践行着当年的承诺,用行动支持着陈冬,也在不断改变着自己。时至今日,神十一乘组已经凯旋。汪晓燕说:“我很高兴,我最终履行了自己当时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