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时,克里米亚战役中德军的指挥官是谁

是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埃里希·冯·曼施坦因(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终身从军的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脱颖而出,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Wehrmacht)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尽管他从未成为纳粹党的一员,他却被授予了陆军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的军衔。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官。在此岗位上,曼施坦因取得了现代战争史上最伟大的胜利,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进攻势头,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

尽管他从不质疑希特勒对于德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但是却以敢于在许多问题上当众反驳希特勒而闻名。在通常情况下这将导致丢官罢职,但曼施坦因却可以在希特勒面前用事实证明自己。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并成为其名誉参谋长。

克里米亚热 历史上,克里米亚究竟是谁的

青少年时代

曼施坦因出生于柏林,刚出生时,全名叫做弗里茨·埃里希·冯·李文斯基。是普鲁士贵族、炮兵上将、爱德华·冯·李文斯基(1829-1906),和海伦·冯·希普林(1847-1910)的第十个孩子。赫德韦格·冯·希普林,埃里希的母亲海伦的小妹妹,和步兵上将乔治·冯·曼施坦因(1844-1913)结婚。这对夫妇很不幸没有子嗣,所以孩子还没有出生前就决定过继给他的姨父。埃里希刚出世,李文斯基就就给老曼施坦因发了电报:“你今天得到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母子平安。恭喜。”(von Manstein, E.: Soldat im 20. Jahrhundert, 5th Ed., 2002, p. 10)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不仅仅其父是普鲁士将军,他的两个爷爷也是普鲁士将军(其中一个在1870/71年的普法战争中率领一个军),他的舅舅也是将军;他和大名鼎鼎的陆军元帅、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也是近亲。他命中注定要以军人为职业。据说曼施坦因还有犹太血统。曼施坦因在斯特拉斯堡接受中学教育(1894-1899),这里在1870/71年的战争后就成为了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然后他在位于普伦和格罗斯利希费尔德的少年候补军官团度过了6年时光(1900–1906)。1906年3月曼施坦因作为一名见习军官参加了近卫军步兵第3团(Garde zu Fu�0�8)。1907年1月晋升为少尉。1913年10月他进入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也叫战争学院或战争大学)。

中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克里米亚热 历史上,克里米亚究竟是谁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西线(比利时/法国 1916:进攻凡尔登,1917/18:香槟区)和东线(1915:波兰北部,1915/16:塞尔维亚,1917:爱沙尼亚)都服役过。1914年11月曼施坦因在波兰受重伤,1915年重返部队,升为上尉并以参谋军官的身份直到1918年战争结束。1918年他以参谋人员的身份志愿参加布莱斯劳的“前线自卫军”(Frontier Defence Force)并服役到1919年。

大战之间

1920年,曼施坦因和一个西里西亚地主的女儿,尤塔·西贝丽结婚,婚姻一直维持到1966年她去世时为止。他们有三个孩子:一个女儿名叫吉赛拉,两个儿子,长子吉罗生于1922年12月31日,1942年10月29日死于东线的北方战场,次子名叫吕迪格。

曼施坦因战后继续留在军队,在1920年代,他参与了创建德国国防军的进程,凡尔赛条约限定魏玛政府只能拥有最多10万人的军队。1920年他被提升为连长,1922年提升为营长。1927年晋升为少校,并且在参谋本部工作,并出访国外了解军事情况。直到1933年纳粹党篡夺权力,结束了魏玛时期,开始扩充军队,破坏凡尔赛条约。

1935年7月1日,曼施坦因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Generalstabs des Heeres)。在这个职位上,他提议研制"突击炮"(Sturmgeschütz),一种自行推进的突击火炮,为步兵提供直接的重火力支援,从而将坦克力量从这项传统任务中解放出来。这项提议导致了" StuG"系列突击火炮的诞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证明是最成功而且最价廉物美的武器之一。

1936年10月1号,他被提升为德国陆军总部首席副参谋总长(Oberquartermeister I),受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将军的直接领导。贝克和曼施坦因一起抵制纳粹党对军队的渗透。他们同时建议陆军在新的国防军最高统帅部( OKW)应该具有超越其他军种的优先权,以此来对抗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

这些冲突加上他不是纳粹党的一员,曼施坦因被希特勒认为不合作,从而被调离柏林的陆军总部,到西里西亚的李格尼兹的陆军第十八师任师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

波兰

1939年8月18日,曼施坦因调任南方集团军群总部的参谋长,总司令是格特·冯·伦德施泰特上将,准备实施入侵波兰“白色作战计划”(Operation Fall Weiss)。在这里,他和伦德斯泰特的作战处长布鲁门提特上校一起制定作战计划。伦德斯泰特采纳了曼施坦因的方案,此方案要求将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装甲单位集中到瓦尔特·冯·赖歇瑙上将率领的第10集团军,以求得决定性的突破,从而在维斯瓦河以西包围波兰军队主力。其他两个从属于南方集团军群的集团军,威廉·李斯特上将率领的第14集团军和约翰内斯·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则负责在两翼支持赖歇瑙的装甲突击力量直捣波兰的首都——华沙。

私下里曼施坦因对于进攻波兰并不是特别热心,他认为波兰作为德国和苏联之间的缓冲区更好;而且他也担心进攻波兰将会导致盟国进攻西墙,从而将德国拖入两线作战的窘境。

进攻于9月1日发动,开局顺利。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战区内,第10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追上了撤退的波兰人,使他们来不及建立防线,第8集团军在他们的侧翼,防止分散的波兰部队在罗兹、拉多姆、波兹南地区集结,形成比较联贯的军队。按照原计划,南方集团军群应该首先向维斯瓦河直进然后转向华沙,鉴于战场形势的变化,曼施坦因和伦德斯泰特决定在拉多姆地区对波兰部队进行合围。包围取得了成功,清除了从南部到华沙的成规模的抵抗力量。

二、历史上,克里米亚究竟是谁的

13世纪30年代,蒙古人征服了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北岸草原。1443年成吉思汗长子的后裔,在当地突厥达旦的支持下,建立了独立的克里米亚,克里米亚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统治者是伊斯兰化的蒙古人。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占领了整个巴尔干半岛的黑海沿岸达到全盛时期,克里米亚韩国向奥斯曼帝国称臣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的蜀国,此后在奥斯曼帝国的支持下克里米亚多次进攻莫斯科公国,掠夺财富和人口,把斯拉夫人当作奴隶,卖到奥斯曼帝国和其他地中海国家最大的一次战事是1572年围攻莫斯科,捉拿了15万人。

1572年莫斯科公国在战役中击败了克里米亚。莫斯科开始走向强盛,克里米亚开始走下坡路,1683年奥斯曼帝国也在维也纳战役中失败,开始由盛转衰。1768年俄国在第5次俄土战争中获胜,根据战后签订的条约,俄罗斯获得了黑海北岸的地区,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米亚宣告独立,并入了1783年的俄国版图。

1853年俄罗斯为了向南扩张,再一次发动土耳其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起初俄罗斯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土耳其,但随后英法两国参战迅速改变战争格局,最终土耳其联合英法两国共同击败俄罗斯。俄国伤亡30万人沙皇自杀殉国,克里米亚的首府也被英法占领,但英法建好就说战后签订巴黎条约,又把半岛还给了俄国,此后的100多年克里米亚都是俄国的领土。

1954年赫鲁晓夫通过决议,将克里米亚作为恒久友谊象征性的划入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亚人的归属问题举行了公投,最终归属于乌克兰。2014年克里米亚再次举行公投,9成以上的人同意加入俄罗斯克里米亚又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

三、乌克兰危机和克里米亚危机的背景和由来

从政治层面看乌是棋局小卒,危机是东西方在对垒。美欧资助反叛势力,俄则为乌亲俄势力撑腰。美欧不希望看到乌回归俄怀抱,因那将意味着前苏联势力崛起,而从俄罗斯的角度看,应该再也不能容许独联体领土进一步沦丧。早在17世纪,沙俄就同土耳其进行了9次战争,最终将克里米亚归入俄帝国版图。后来西乌又划入波兰版图,西乌为粮产区亲欧,而东乌为工业区多俄裔亲俄,两方从历史和现状内外政治主张历来相左,而乌转资本主义制度后产生各行业资本寡头,背后一直操纵政治、选举、经济金融命脉,历届总统和党派都是资本利益集团幕前人,党派互相倾扎争夺话语权,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台。出于资本利益配合美欧以民主旗号策动人民不断内斗。从战略角度看,克里米亚易守难攻,对东欧局势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一直是战争中各方争夺的要地。如二战德占领克里米亚就损失惨重。克里米亚60%的人口为俄裔,他们支持俄希望克里米亚并入俄。1954年,赫鲁晓夫期间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1991年苏联解体后,克半岛成为乌的一部分,许多半岛民对此不满。1992年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然而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随又决定以“自治共和国”的形式留在乌克兰境内。从2009年(欧盟)启动东部伙伴计划(与前苏联的六个成员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计划)开始,欧盟已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外交手段,尝试将乌在内的六个国家招致麾下。但欧盟的举动严重侵害了俄的战略利益,所以俄开始强势介入。于是,就在欧盟的拉拢即将见效之前,普京果断出手将乌政府拉回独联体阵营,引发了此次乌危机。克对俄边防安全有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也是乌亲俄势力的代表,必然成为此次乌克兰冲突的中心。所以从民族历史、地缘政治、美欧俄利益博弈是促成危机成因。

延伸解读:

在俄语中,乌克兰一词的意思为“在边缘”、“边沿地带”。长期以来,乌克兰人曾为此忿忿不平。1990年前后,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政治民主化改革陷入困境,统一的苏联国家岌岌可危。正是乌克兰率先打出“独立”、“主权”的旗号。1990年前后,原苏共乌克兰共和国克拉夫丘克“第一书记同志”,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共和国“总统先生”。他企图让乌克兰摆脱苏联束缚,投入西方阵营,挤进民主、文明、富强的“欧洲大家庭”。

然而20多年过去了,事与愿违。乌克兰这个以“欧洲粮仓”著称,在苏联以工程师比例最多,制造业和工程技术最发达的国度,几乎沦落到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发展程度“垫底”的境地。仅从1992年到1999年间,乌克兰国民生产总值下降75%,约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生活远不如苏联时期。

10年之后,乌克兰又爆发了一次“橙革”。国际上一些政治势力欢呼雀跃、欣喜若狂,以为这是继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民主化的“第四波”。然而,没过多久,“色革”狂热之后,一切又现回了原形:“变了色国家”的老百姓从“失望到激动,从激动到希望,从希望到等待,从等待到忍耐,从忍耐再到失望”反反复复。被折腾和被忽悠后,老百姓得出了一个心酸的结论——色革并不能创造民主和幸福的神话;西方国家输出的并非“真民主”,也并未把他们当做“真朋友”;西方输出的是混乱和无序,追求的是地缘政治私利;乌克兰不过是大国棋盘上的棋子,老百姓只不过是政客争权夺利的垫脚石。

实际上,乌克兰与其说是“民主化”,不如说是政治商业化、市场化、帮派化、地区化;与其说是民主政治,不如说是对抗政治、帮派争斗、清算政治和复仇文化。民主只是争夺利益的手段,议会成为争夺的场所。而掌权的人,这几年是“钢铁大王”,随后又是“天然气公主”,如此反复。在此,劣质民主、民主陷阱等概括再准确不过了。2005年,甚至连克拉夫丘克本人也万分悔恨地表示:“如果在1991年,我要是知道祖国会沦落到如此状况,我宁愿斩断自己的双手,也不会签署《别洛韦日协定》!”

又一个10年过去了,“民主样板”变成“民主鸡肋”:民主变质,社会倒退,道路迷失。总统、总理变化如走马灯一般,贪腐盛行,政治清算不断,国家秩序混乱不堪。

回想20多年来,苏联东欧的政治变化令人深思。不少苏联东欧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或共产党内部的异己分子摇身一变,由“第一书记”变成“民选总统”。而一旦夺取了国家大权,这些“自由民主”斗土们旋即又成了独裁者,武力驱散议会,欺世盗名,贪污腐败,足令西方支持者尴尬。民主已被手段化、庸俗化,成了政治斗争的口号和手段。一些政治势力给自己贴上“民主”标签后,便像找到了政治避难所和保护色,从此有了免受批评,并可肆意指责别人的权利。

20多年来,乌克兰等国在发展道路上陷入迷失,彻底陷入了泥潭,不能自拔。左右摇摆,东拉西扯,或东或西。近三个月以来的时态虽波澜起伏,但不足为奇,可以说是政治逻辑的必然,乌克兰在迷惘中又回到了10年前、20年前的原点。放眼未来,如果乌克兰各方力量不能尽早在国家建设和发展道路这些根本性问题上达成共识,而是继续陷入党派纷争、民族和区域矛盾等泥潭中,继续在财阀、党派利益中周旋,那么乌克兰将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大国政治“夹缝”的束缚,无法逃脱“周期性”政治动荡的怪圈,也无法摆脱边缘化生存的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