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雕塑大卫为何断臂
雕塑大卫在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
雕塑大卫原作历史传承:
1504年1月25日,当雕像接近完工的时候,佛罗伦萨当局不得不承认他们不可能将这个超过6吨的雕像搬到大教堂的顶上去。他们召集了由30个佛罗伦萨的市民组成的委员会,其中有许多艺术家包括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圣桑罗·波提切利,他们决定为大卫找一个合适的位置。
1504年6月,大卫被放置在靠近领主宫入口的地方,取代了多纳泰罗雕刻的朱迪丝和赫罗福尼斯青铜雕像,他们表现出一种类似的英勇抵抗的主题。人们将这个雕像从米开朗基罗的工作室搬到领主广场,虽然中间只有半英里的距离,但是花了四天时间才完成搬运过程。
早期大卫像的裸露曾引起争议,被强行穿上28片铜制无花果树叶来遮羞。1527年佛罗伦萨暴动中被敲断左前臂,也曾经遭受雷击。1873年,大卫的雕像被搬离广场,以便保护它,使它免受损害,并且将它陈列在佛罗伦萨的学院画廊。1910年,一个复制品被放在领主广场。
扩展资料:
雕塑大卫介绍:
《大卫》是1501—1504年间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创作的大理石雕塑,现收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此雕塑为大理石雕像,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该雕像展现了一个年轻有力的裸体男子形象,体态健美、神情坚定、肌肉饱满、有生命力,似乎能够感觉到人物身体血管的跳动,更突出了大卫作为一名英雄的高大形象。
《大卫》体现了人体的神圣美与大卫即将迸发出的巨大热情,从而成为西方美术史上值得夸耀的男性裸体雕像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卫(米开朗基罗雕塑作品)
二、王佐断臂--留一手
「王佐断臂」的典故:
南宋时,金兵南侵,金兀术与岳飞在朱仙镇摆开决战的战场。金兀术有一义子,名叫陆文龙,这年十六岁,英勇过人,是岳家军的劲敌。陆文龙本是宋朝潞安州节度使陆登的儿子,金兀术攻陷潞安州,陆登夫妻双双殉国。金兀术将还是婴儿的陆文龙和奶娘掳至金营,收为义子。陆文龙对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一日,岳飞正在思考破敌之策,忽见部将王佐进帐。岳飞看见王佐脸色蜡黄,右臂已被斩断(已敷药包扎),大为惊奇,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王佐打算只身到金营,策动陆文龙反金。为了让金兀术不猜疑,才采取断臂之计。岳飞十分感激,泪如泉涌。
王佐连夜到金营,对金兀术说道:“小臣王佐,本是杨么的部下,官封车胜侯。杨么失败我只得归顺岳飞。昨夜帐中议事,小臣进言,金兵二百万,实难抵挡,不如议和。岳飞听了大怒,命人斩断我的右臂,并行命我到金营通报,说岳家军即日要来生擒狼主,踏平金营。臣要是不来,他要斩断我的另一只臂。因此,我只得哀求郎主。”
金兀术同情他,叫他“苦人儿”,把他留在营中。王佐利用能在金营自由行动的机会,接近陆文龙的奶娘,说服奶娘,一同向陆文龙讲述了他的身世。文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诛杀金贼。王佐指点他不可造次,要伺机行动。
金兵此时运来一批轰天大炮,准备深夜轰炸岳家军营,幸亏陆文龙用箭书报了信,使岳军免受损失。当晚,陆文龙、王佐、奶娘投奔宋营。王佐断臂,终於使猛将陆文龙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战功。
以上是有关的故事,供各位朋友参考~~~
三、自断臂膀是成语吗
自断臂膀不是成语。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自断臂膀不是成语。断臂成语有壮士断臂:常用来形容人们为了成就大事或为了更大的、全局的利益,而不得不忍痛割舍掉现有的部分利益。断臂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断臂燃身:砍断手臂,燃肉身灯,指做事专诚。